
暢通新功效化妝品注冊渠道、鼓勵化妝品新品在中國首發、促進化妝品銀發經濟發展、支持化妝品原料技術創新、強化網絡經營監管……國家藥監局11月17日對外發布《關于深化化妝品監管改革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這份事關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旨在通過全過程深化化妝品監管改革,全方位筑牢化妝品安全底線,全鏈條支持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全球第一大化妝品消費市場,我國目前擁有化妝品企業2萬余家,注冊的特殊化妝品品種4.6萬個,備案的普通化妝品品種229.1萬個。據統計,2024年國內化妝品市場交易額達1萬億元以上,其中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達55.2%。
此次印發的意見提出未來5到10年化妝品深化監管改革與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并提出24項改革意見、48項具體改革舉措,從品類創新、監管優化、產業賦能等多維度釋放政策信號。
開辟評審“快車道”,激發產業創新“源頭活水”——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化妝品新功效、新產品的期待與日俱增,企業希望通過研制新功效化妝品,實現差異化運營,從而提升產品吸引力。同時,新功效化妝品研發難度大、投入成本高,企業在研發過程中迫切需要系統、科學、理性的政策引導和技術指導。
如何破局行業發展中的痛點與難點?意見對注冊備案優化、原料技術創新等推出多項創新支持措施。
新功效化妝品“即報即審”。根據意見,國家藥監局將對新功效化妝品設置專門審評通道,實施即報即審,并建立新功效化妝品注冊申報前置咨詢機制,在加強對企業服務指導的同時,優化審評審批程序,著力適應社會消費新需求和行業發展新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這將改變企業以往申報路徑模糊、試錯成本高的困境,從而激勵企業將資源轉向真正的創新性研發,而非低效的模仿競爭。
打造全球新品首發地,提升中國市場吸引力——
化妝品具有時尚性、流行性,一些消費者對盡早能夠用到國際化妝品新品有較高期待。而部分國際化妝品公司也希望將自身的新產品早日投向中國市場。
意見提出國際新品首發政策,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國際化妝品新品免于提交已上市銷售許可證明文件,有效破除“時間門檻”。
這一政策調整為國際新潮產品開辟了“快速通道”,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登陸中國市場。對化妝品市場而言,將釋放巨大消費潛力,有效提振消費,廣大消費者能夠第一時間體驗到全球最新的化妝品產品。
培育銀發經濟新動能,精準對接老年群體需求——
老年群體對化妝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且日趨多元化、精準化。
意見將促進化妝品銀發經濟發展作為重要改革方向,鼓勵企業加強“銀發族”化妝品的技術研發,支持開展皮膚衰老機理等前沿基礎研究,為技術創新提供科學支撐。同時,支持適合老年群體特點和需求的化妝品開發,在確保安全與功效的前提下加速其注冊備案與上市進程。
隨著銀發經濟潛力持續釋放,專門針對老年群體研發的化妝品將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賽道。
推行電子標簽新舉措,優化審評監管新機制——
意見明確推動化妝品監管的數字化升級,核心舉措就是加快實施化妝品電子標簽。據悉,國家藥監局已于近期在部分省(市)部署電子標簽試點工作,標簽管理的數字化時代即將開啟。
化妝品電子標簽的應用將豐富標簽信息的展示形式,消費者掃碼即可“讀懂”手中的產品,通過頁面縮放、音頻、視頻等功能,更清晰、生動地展示產品標簽信息,有效增加標簽的識讀性和閱讀便利性,滿足適老化和不同人群需求。
為進一步減輕企業研發申報負擔,意見明確相關舉措,持續優化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要求,構建特殊化妝品注冊審評協同工作機制,探索推進化妝品企業分級分類監管,將監管資源更多地集中于高風險領域和高風險企業,真正實現監管“無事不擾”。
來源:新華社 趙文君、韓佳諾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