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公司大調倉。
根據橋水聯合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橋水)于11月1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13F持倉報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三季度末,該基金整體持倉市值約為255億美元,較二季度末的248億美元小幅增長。報告顯示,橋水在該季度增加了325個證券的持倉,減少了194個證券的持倉,新建了493個倉位,并清倉64個證券。

整體而言,橋水在三季度表現出明顯的風險調整傾向:大幅減持高估值科技股和部分大宗商品相關資產(如黃金ETF),同時加碼指數ETF(如iShares Core S&P 500 ETF和SPDR S&P 500 ETF)和部分防御性或有形資產相關股票。
科技股減持比例最高,涉及“Magnificent Seven”中的多家巨頭,減持規模占總變化的顯著部分。其中,對NVIDIA (NVDA)減持472萬股,剩余持倉251萬股,而二季度曾加碼154%;對Alphabet (GOOGL)減持52.7%,市值減少82億美元;對Microsoft (MSFT):減持36%,市值減少61億美元。
橋水在三季度大幅減持科技股,尤其是AI和云計算驅動的巨頭,減持規模占科技倉位的約30%。這與其二季度的激進加倉形成對比,
此外,橋水還大幅削減黃金ETF持倉,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Shares ETF (GLD)是其第三季度前五大減持之一,而一季度曾對此黃金ETF重倉3188萬美元,現大幅回調。

橋水第三季度的增持主要集中在指數ETF、半導體/科技上游、新興市場/消費,此外還對金融和醫藥股小幅增持。

金價在三季度上漲約15%(從二季度末約2300美元/盎司升至2650美元/盎司),但橋水選擇獲利了結。橋水中國10月17日發布的一篇對副首席投資官大衛·鄭(David Trinh)和類貨幣資產負責人哈德森·阿塔(Hudson Attar)的訪談文章中提到:“某種程度上,這似乎是一輪特殊的、針對黃金的需求增長,而這種現象可能不太可持續。”

“近期推動黃金價格上漲至4000美元/盎司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個人和高凈值投資者對以下問題的擔憂:財政可持續性,法定貨幣的穩定性,以及持有供給不受限資產(與黃金的限量屬性相對)面臨的通脹風險。但是,如果個人投資者縮減其配置,例如,美國政府停擺結束、有關高市早苗和日本政府的不確定性逐漸明朗,或英國財政部長公布了年度預算方案,導致市場的不確定性下降,對于黃金的投資需求暫緩,黃金市場或將難以支撐當前價格水平。央行持有黃金的需求或足以支撐3000-3500美元/盎司相對樂觀的價格水平。但在4000美元/盎司的水平上,如果缺少個人高凈值投資者的大量參與,很難相信市場上有足夠需求來支撐這一價格。”
“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我認為黃金市場未來走勢并不清晰,走低的可能性大于進一步上漲。”
針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股投資方向,在2025年9月22日,橋水官網一篇觀點文章《通脹風險加劇的新時代》中提到:“通脹的潛在水平似乎高于疫情前,2%的下限高于上限。我們預計通脹結果將呈現結構性擴大的波動范圍,并呈現不對稱的上揚趨勢,且中心位置高于2010年代的水平。”
“人工智能轉型已遭遇供應限制,并引發通脹壓力……押注人工智能的通縮效應足以抵消一系列長期通脹風險,最終是一種投機行為,而且對于資產配置者而言,這種行為的風險/回報比并不吸引人。”
與橋水減持科技股不同的是,索羅斯基金(由喬治·索羅斯管理,AUM約70億美元)和伯克希爾·哈撒韋(由沃倫·巴菲特領導,AUM約2670億美元)在第三季度(截至9月30日)均對科技股進行了選擇性增持。
兩者增持聚焦于“Magnificent Seven”中的關鍵玩家(如Amazon、Alphabet、Apple),但規模和重點不同。索羅斯基金持倉總數184個,科技股占比約25%,較Q2升至28%;伯克希爾持倉41個,科技股仍占主導,前五大持倉86.69%集中于科技股。
索羅斯基金在三季度凈買入科技股約9億美元,增持比例最高的是Amazon,從二季度第三大升至最大持倉),其次Alphabet和Apple。新倉Kodiak AI(KDK)顯示對AI初創的興趣。此外,索羅斯清倉了Tesla(TSLA)和部分芯片股(如SanDisk),轉向云/AI應用層。
伯克希爾三季度凈賣出股票31億美元,但科技領域亮點是新建Alphabet倉位,持倉市值約43億美元,占總持倉1.6%,這是巴菲特首次大舉進軍Google。同時,伯克希爾繼續減持Apple,已賣出超50% 一季度峰值持倉。
(稿件來源:界面新聞)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