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一輛奇瑞汽車在湖南張家界天門山景區攀爬天梯時,從臺階上下滑撞斷部分護欄。11月13日,奇瑞就此事發布致歉聲明稱,風云X3L在天門山景區進行極限挑戰測試時,因突發意外導致測試中斷。奇瑞承諾將全力修復并承擔賠償責任,做好所有善后工作。

天門山景區成為車企測試場并非首次。2018年,路虎某車型穿過99道彎、攀爬999級臺階,以9分51秒的成績打破天門山“99道彎”紀錄,并成為全球首款攀爬中國天門山天梯的車型。
奇瑞此次測試,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路虎在天門山的“天梯挑戰”。當時的路虎在中國市場風頭正盛,那次極限測試極為吸睛,營銷效果堪稱顯著。或許正是這一“成功經驗”,促使奇瑞出此奇策。
然而,路虎大獲成功,奇瑞卻失敗了,而且遭遇了輿論的譏誚和討伐。這正揭示了此類營銷的本質:成功了,收獲美譽;失敗了,引發公關危機。
從理論上講,只要是測試,就有可能失敗,失敗其實并不意外。真正的問題不在于測試的結果,而在于測試場地的選擇。
眾所周知,天門山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5A級旅游區,而天梯是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全長近300米,999級臺階,垂直落差150米,最陡處坡度超過60度,臺階狹窄濕滑,是游客徒步登頂天門洞的必經之路,也是自然與人文景觀交融的公共空間。在這里進行汽車攀爬測試,原本就是對景區功能與公共屬性的嚴重僭越。
據悉,為配合此次測試,景區封閉“天梯”兩日,游客被迫繞行穿山電梯。這種以犧牲公眾體驗為代價的“品牌曝光”,即便技術上達標,道義上也已失分。
景區不是試驗汽車極限性能的合適場所,無論測試是否成功,都不能改變這一前提。
從這一角度回溯當年的路虎爬天梯,應該說其開了一個壞頭。至于客觀效果,一方面,只能說當年結果的成功掩蓋了丑陋,另一方面,彼時公眾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新奇所吸引,而可能忽略了規則。
把測試視為制造噱頭的好機會,以流量為王,奇瑞顯然不是孤例。前不久,某車企拿家用汽車與卡車對撞就引發了軒然大波。
執著地要到景區秀極限性能,背后反映的正是當下車圈過度營銷的亂象。
近年來,汽車行業的營銷亂象讓消費者嘖有煩言,“重營銷、輕履約”成為不少車企的通病。更有甚者,通過虛構訂單數據、雇傭賬號惡意抹黑競品、炒作虛假事故話題等方式博眼球,將行業競爭拖入低水平內耗。這些亂象的本質,是部分車企放棄了對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的深耕,轉而信奉“流量即銷量”的短視邏輯。
數據顯示,近年來汽車行業因營銷與實際不符引發的投訴持續攀升,既損害了消費者權益,也透支了行業信任。
面對過度營銷亂象,車企需要反思,有關部門也要盡早明確規則。
以這次事件為例,放任車企以景區為秀場,景區一方是否有唯利是圖的嫌疑,是否也應承擔責任?而對監管部門來說,是否應明確景區等公共場所的測試準入標準,從而禁止高風險商業活動危害公共利益?
來源:南方都市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