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線用上機器人,百年紡織企業無錫一棉煥發新活力;3D打印火箭“心臟”,新興產業深藍航天掌握“獨門絕技”。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才能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借智煥新,筑牢傳統產業根基。傳統產業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基本盤”,其破局之道在于智改數轉:積極推動設備換芯、機器換人、生產換線,實現產業提質升級。破局之要在于綠色發展:通過推廣節能技術、開發綠色產品、打造綠色供應鏈,實現可持續發展。破局之策在于融合創新: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鼓勵企業向“產品+服務+解決方案”綜合服務商轉型,培育競爭新優勢。
完善生態,打造新興產業高地。新興產業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增長極”,其布局之基在于強化創新:加大對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的投入,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布局之要在于應用場景驅動:主動開放典型應用場景,為新技術、新產品提供試驗場地和首用機會,探尋更多可行的商業模式。布局之本在于營造創新生態:一體推進創新設施建設、技術研究開發、產品迭代升級,加快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
展望“十五五”,繼續推動傳統產業優化提升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雙輪驅動,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奮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要強化“四鏈”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創新型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要統籌發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水平。
來源:人民日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