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中國資本市場密集開展了一系列高質量國際交流活動,向全球投資者拋出共贏發展的“橄欖枝”。近日,證監會主席吳清訪問法國、巴西金融監管部門并與國際機構投資者代表座談,上交所成功舉辦2025年上交所國際投資者大會,深交所順利舉行2025年第4期“投資中國新機遇”——深市上市公司香港路演交流會。這一系列活動,宣傳了中國資本市場投資機遇,邀請全球投資者攜手共贏。

在全球經濟面臨復雜挑戰與不確定性的當下,中國資本市場仍以堅定的開放姿態,向全球投資者伸出合作之手、敞開機遇之門,為全球資本在波動環境中提供了難得的“穩定錨”。這份底氣,源于中國經濟的穩定根基、中國資產的確定價值以及新質生產力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
制度型開放持續深化、投資生態不斷優化的中國資本市場,正以實際行動贏得國際投資者的信任,讓他們敢于布局、愿意長投、奔向共贏。
中國資本市場以制度型開放的堅定態度,傳遞可預期的信心,讓投資者“來得放心”。
這體現在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舉措上:全面取消證券基金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外資機構在經營范圍和監管要求上實現“國民待遇”;持續優化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暢通滬深港通、債券通、互換通等渠道,便利內外資跨境投資;豐富多元化金融產品,發展股指期貨、期權等風險管理工具,滿足全球投資者多元化的資產配置與風險對沖需求。正是這些務實的制度安排,扎實筑牢了全球投資者長期看好中國、投資中國的信心根基。
中國資本市場以市場生態的全方位重塑,夯實可承載的基礎,讓投資者“留得安心”。
在擴大開放的同時,中國資本市場也在不斷勤修內功,著力重塑市場生態,構建讓全球投資者“留得安心”的投資環境:在融資端,嚴把上市關,暢通退市渠道,加強日常監管,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在投資端,大力引入險資、公募資金等長期資金,維護市場穩定,促進長期投資、理性投資;此外,進一步強化投資者保護、壓實中介機構職責等,完善市場規則體系。種種舉措系統性構建了“進出有序、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為全球資本的長期配置提供了堅實保障。
中國資本市場以新質生產力的蓬勃動力,描繪可共享的愿景,讓投資者“投得舒心”。
現如今,中國資本市場正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重塑價值投資理念,推動投資邏輯擁抱技術創新。我國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已形成產業集群,代表全球技術變革的前沿方向。通過布局這些優質資產,投資者能夠參與全球技術變革的核心賽道,分享未來增長紅利。資本市場通過制度型開放致力于構建穩定透明的投資環境,讓全球資本在把握創新機遇的同時,能夠安心進行長期布局,實現與中國經濟發展的互利共贏。
立足當下,在證監會日前舉辦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上,吳清強調“開放邁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這一擲地有聲的表態給全球投資者吃下“定心丸”。此外,年內A股市場表現穩健,也給予投資者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市場信心持續提升。我們由衷期待,更多國際投資者把握投資中國機遇,融入中國創新浪潮,共享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紅利。
來源:證券日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