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A股市場震蕩調整,銀行、保險、醫藥等權重板塊跌幅居前,拖累三大股指走弱。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972.03點,跌0.46%;深證成指報13202.00點,跌0.11%;創業板指報3105.20點,跌0.20%。滬深兩市合計成交19108億元,較上周五縮量473億元。
鋰價上行推動板塊漲停潮
雖然昨日主要股指下挫,但個股層面表現活躍,全市場共100只個股收獲漲停。其中,受鋰價上漲提振,鋰電池板塊昨日掀漲停潮:中一科技、容百科技、天華新能收獲20%幅度漲停;大中礦業再度漲停,近期錄得14天7板。
消息面上,11月16日,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在第十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表示,展望2026年,碳酸鋰需求會增長30%,需求量達到190萬噸,同時供應能力增長25萬噸左右,供需基本平衡,碳酸鋰價格有探漲空間。如果明年需求增速超過30%,甚至達到40%,短期內供應無法平衡,碳酸鋰價格可能會突破15萬元/噸甚至20萬元/噸。
期貨盤面上,廣期所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LC2601昨日收獲漲停,收盤報95200元/噸,漲幅9%,10月以來累計漲幅擴大至32%。
大地期貨研究員張聽雨表示,2026年碳酸鋰將呈現供需雙強的格局,預測全球供應207.8萬噸、需求197.7萬噸,過剩幅度相較今年改善明顯。判斷碳酸鋰價格底部在2025年已經顯現,后續會延續中樞抬升。
不過,多位研究員也提醒了價格短期拉升后潛在的波動風險。
張聽雨表示,碳酸鋰期貨上漲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六氟磷酸鋰現貨漲價的情緒帶動。實際上,生產六氟磷酸鋰所用的碳酸鋰總量有限,1噸六氟磷酸鋰預計消耗0.12噸碳酸鋰。此外,碳酸鋰期貨的波動彈性較大,反彈不會一蹴而就。
國投期貨高級分析師吳江在研報中表示,過去一個月,碳酸鋰期貨持倉水平從68萬手快速增長至112萬手,增幅超60%,沉淀資金升至上市以來最高的235億元。即使如此,碳酸鋰期貨市場所撬動的資金體量仍遠不及股票市場。目前A股碳酸鋰板塊龍頭股票(天齊鋰業、贛鋒鋰業、天賜材料等)的市值均在1000億元左右。
“這些鋰電池股票的股價高度,都一定程度錨定碳酸鋰期貨價格,從這個角度看,碳酸鋰期貨近階段更多是股市資金下半年加碼新能源材料、儲能電池材料的‘影子市場’。”吳江表示,后續碳酸鋰市場核心關注點在于政策預期的變化,如果寧德時代旗下礦山和其他礦山的相關政策出現較大變化,將對市場情緒構成較大擾動。
AI主線熱度擴散至應用端
近期,AI主線熱度呈現從上游算力端向下游應用端擴散的態勢。昨日,文化傳媒、軟件、教育等AI應用方向股價領漲,申萬軟件開發指數收盤上漲1.90%,直真科技、三六零、格爾軟件、中電鑫龍收獲漲停。
消息面上,阿里巴巴正式啟動“千問”項目,全力進軍AI to C市場。“千問”項目基于Qwen最強模型打造一款同名個人AI助手——千問App,全面對標ChatGPT。
國海證券研報認為,此次阿里巴巴的AI應用布局開始向C端市場傾斜,未來一到兩年內,千問App有望被打造成新的高頻超級入口,并與阿里電商、文娛、本地生活深度協同,相關AI應用及算力產業鏈將持續受益。
機構:聚焦風格高低切換
近期,A股盤面呈現高低切換風格,前期領漲的AI算力板塊出現調整,AI應用等前期相對低位的板塊股價補漲。部分機構認為,年末低位板塊的補漲邏輯仍有演繹空間,投資者可繼續聚焦高性價比方向。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在周期板塊中,煤炭、部分化工品、建材等相對低位方向景氣已出現改善跡象;制造板塊中,主要關注產能周期有望企穩的電池、農化制品、工程機械、紡織制造、光伏設備等;AI產業鏈中,存儲、軟件等景氣度有一定持續性;消費板塊中,可關注乳制品、啤酒等大眾消費品。
國投證券研報也表示,對于科技風格何時重新占優,目前評估下來是仍在觀察期。從日歷效應角度看,2012年至今,科技風格容易在第四季度相對跑輸大盤,而后在跨年期間及次年初表現較好。當下主要聚焦兩個方面:一是美聯儲12月降息是否如期落地,且為后續降息給出偏鴿派指引;二是海外科技股三季度財報,尤其是英偉達等科技巨頭是否能拿出優秀業績正面回應“美股AI泡沫論”。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費天元)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