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商所聯合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下稱中浦院)近日在上海舉辦“八省(自治區)政府部門干部期貨及衍生品業務專題培訓班”。來自河北、江蘇、山東、河南、湖南、廣西、貴州、新疆(含兵團)等八省(自治區)的國資、工信、財政、稅務等多系統條線干部代表,參加了此次高規格專題培訓。
此次培訓緊扣時代需求與政策導向,設置了10個核心課程模塊,涵蓋政治理論學習、國際宏觀形勢分析、期貨市場發展與監管體系解讀、企業期現結合實踐案例、套保業務內控機制及合規審計等多方面內容,通過專題講座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的形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中浦院副院長張生新在開班儀式上表示,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關鍵時期,此次培訓既是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跟進學習,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實踐。中浦院作為黨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嚴格的政治、學術、教學和管理標準保障辦學質量。此次培訓聚焦履職能力提升,將黨的理論教育與業務培訓有機融合,旨在為學員搭建交流分享平臺,助力構建學習共同體,實現知識共享與共同成長。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期貨市場已具備服務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與強大能力。2024年,菜粕、豆粕、螺紋鋼、純堿、玻璃等品種交易量在全球排名位居前列。在功能發揮方面,白糖、棉花、銅等期貨價格已成為企業現貨貿易定價的重要參考,同時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前,我國經濟處于轉型升級關鍵階段,部分企業面臨經營壓力,期貨工具可以在原料采購、產品銷售、庫存管理等環節為企業提供有效幫助,增強其經營靈活性與競爭力。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共有1737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擬參與期貨市場,同比增長10.8%。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相關人員在會上介紹,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風險管理能力已從企業的“選答題”“加分項”躍升為“必答題”“生存項”。目前,五礦發展、云天化、恒力石化等一大批上市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機制,并組建人才團隊。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已成為這些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界與企業代表在培訓中從實踐層面分享了期貨工具的應用經驗。
東北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強表示,當前,套期保值業務已從單一風險對沖升級為企業生產經營全流程的整合工具。企業通過構建期現結合模式,可實現從被動承受風險到主動管理風險的轉變:依據期貨價格信號調整經營計劃、鎖定原材料成本與產品售價、規避庫存貶值風險及外匯利率波動風險,上市企業還可借助期貨工具開展市值管理。他特別提醒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需聚焦主業,選擇與經營關聯度高的品種,避免借套保之名行投機之實。
恒力衍生品學院院長管大宇表示,期貨市場通過公開公平競價形成的公正價格,為企業風險對沖提供了基礎。高杠桿與保證金制度提升了風險管理的便捷性與靈活性。優化庫存管理、建立完整保值預案是企業應對市場波動的關鍵。“將企業的原料庫存和成品庫存看成一個整體,統一管理,在窗口期提前建好基差頭寸,以滿足未來價差不利時的保值需求。”他說。
參與培訓的學員普遍表示,為期5天的封閉學習收獲頗豐,不僅深化了對黨的理論的理解,而且系統學習了期貨市場的功能作用與實踐路徑,為今后在政策制定、行業監管中更好地支持企業利用期貨工具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今年以來,鄭商所先后在廣西、寧夏、貴州、河北、山東、湖南、四川等地,聯合當地省委金融辦(自治區黨委金融辦)、證監局等舉辦了8場政府部門干部期貨專題培訓。本次活動是鄭商所首次舉辦高規格、跨地區、跨條線的政府部門干部期貨專題培訓。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鄭商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守風險防控底線,確保市場平穩運行,同時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協同各級單位,在服務“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方面更好地發揮期貨力量。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韓樂)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