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北京、上海、廈門、廣州、天津之后,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試點又有新突破。近日,江蘇省不動產登記中心對外宣布將在南京市、蘇州市兩地開展不動產信托登記試點。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未來信托財產管理和轉讓中可能出現的權屬爭議將得到有效化解,我國近30萬億元的信托資產有望進一步盤活。
具體來看,此次江蘇金融監管局、江蘇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江蘇省稅務局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圍繞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的適用范圍、工作要求、辦理流程等方面作出詳細規范,為南京與蘇州兩地試點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有別于此前一省一地的單點探索,此次江蘇同時官宣兩城試點,讓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實踐初具聯動示范效應。從流程來看,根據《通知》要求,江蘇轄內信托機構以南京、蘇州行政區域內不動產開展不動產信托業務的,按照“辦理信托產品預登記—申請出具證明文件—辦理信托財產登記—反饋登記結果”的流程辦理。
《通知》提出,不動產轉入信托需辦理信托財產登記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據委托人與信托機構的共同申請,根據信托文件等申請材料依法辦理轉移登記,并將信托相關事項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信托機構完成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后,辦理信托產品登記時需一并提交不動產權證書。當不動產轉出信托時,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據信托機構及相關當事人的申請辦理轉移登記,并刪除“信托財產”相關標注。
“不僅是流程的細化,此次江蘇雙城的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試點,還聚焦于信托財產權屬的清晰界定與全周期規范管理?!睂Υ?,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流程閉環既回應了信托業務對財產安全的核心訴求,也為后續多元信托服務場景的拓展奠定了合規基礎。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表示,下一步,將與省級有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指導試點地區規范推進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工作,保障登記事項規范、準確、完整,進一步夯實信托財產獨立性。同時,以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為基礎支撐,積極支持信托機構圍繞代際傳承、家庭服務、養老保障、公益慈善等多元場景設計信托服務模式,促進江蘇不動產信托業務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統計,截至2025年6月末,全行業信托資產管理規模達32.43萬億元,同比增長20.11%,首超30萬億元,僅次于保險資管和公募基金。
事實上,信托行業雖然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金融子行業之一,但目前信托業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托登記制度,這既不利于規范信托產品的信息披露,也不利于信托財產權屬關系的認定和信托產品的市場化流轉。在業內專家看來,信托財產登記制度的接續試行,是進一步盤活我國近30萬億元信托資產邁出的重要一步。
“由于過去信托財產登記機制缺失,信托財產納入信托存在制度障礙,京滬廣等地出臺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辦法是非常重要的探索。”資管研究員袁吉偉表示,這有利于促進以家族信托為代表的財富管理服務信托的發展,推動信托行業回歸本源。
不動產信托登記也面臨不少挑戰。用益信托分析師喻智表示,稅收優惠問題備受關注。比如,在北京,財產登記的文件包括契稅完稅證明,但目前尚不清楚需要提供的是委托人的完稅證明,還是信托公司作為受托人出具的完稅證明,所以在登記環節和稅收優惠政策方面的相關規定尚不清晰。
“建議從立法層面完善信托財產登記制度,明確信托登記的具體操作規則、程序和要求,使其與現行的不動產登記制度有效銜接。同時,修訂信托法和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為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提供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針對信托財產登記環節的重復征稅問題,建議出臺專門的信托稅收政策,明確信托財產在設立、存續和終止階段的稅收處理規則,避免重復征稅?!敝行判磐酗L險管理部周萍博士表示。
來源:經濟參考報鐘源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