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正穩步推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1.76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60萬家。近八成“小巨人”企業分布在重點產業鏈環節。
更多政策利好將持續推動中小企業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其中,相關部門將高質量編制“十五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加快研究制定關于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政策。同時探索建設專精特新賦能中心,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
“小巨人”企業以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3.5%的數量,貢獻了9.6%的營業收入和13.7%的利潤;超六成“小巨人”企業深耕工業基礎領域,近八成企業分布在重點產業鏈環節,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領域“小巨人”企業近6000家……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和產業配套能力持續增強。
近日跟隨工業和信息化部“新型工業化媒體調研行”深入長沙、株洲、湘潭等多地采訪看到,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手握關鍵技術、核心產品,深耕細分賽道,展現出更足的發展韌性。
在位于長沙市雨花區的湖南長步道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琳瑯滿目的工業鏡頭折射出精密制造的高水準——1.5億像素大靶面工業鏡頭,可用于手機屏幕、液晶面板等高清面板檢測,即使3微米級的屏幕瑕疵也難逃它的“法眼”;被稱為“蜻蜓之眼”的光場相機鏡頭,在拍攝高速移動物體時,打破了傳統的光學成像原理,可以先成像后對焦。
“機器視覺被稱為‘工業之眼’,廣泛用于汽車、消費電子、半導體等產業。”公司董事長李四清表示,企業先后研制出上千種鏡頭,占據國內工業鏡頭約18%市場份額。“十五五”時期,企業將在音視頻產業等個人消費領域加快布局,推動光學技術在醫療領域應用,同時加快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沿著光學產品的核心路線,實現縱向多元化發展。
依靠創新,不少企業努力練就“獨門絕技”,持續開拓海外市場。在湘潭經開區,湖南省華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一次性電子內窺鏡”這一核心產品在海外市場“出圈”。
“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走向世界舞臺。”該公司副總經理戴超凡介紹,公司研發的一次性電子內窺鏡等產品已取得210余張全球注冊認證,通過收購一家德國公司,企業進一步夯實了內窺鏡硬鏡領域的技術優勢,構建了輻射全球的研發銷售業務網。
展望下一步發展,相關舉措將持續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完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日前召開的全國中小企業工作座談會明確,要高質量編制“十五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適時推動出臺各類惠企政策;深入開展專精特新夯基提質行動,加快研究制定關于構建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政策。
此外,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優質企業產業鏈支撐作用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將在企業布局建設更多國家級創新平臺,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科技創新項目,鼓勵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引導更多人才、資金、技術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探索建設專精特新賦能中心,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全鏈條推進優質企業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
在“培”上用功,財政、金融等政策也在協同發力。數據顯示,中央財政直接支持4200多家“小巨人”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支持101個城市試點4.5萬家中小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截至9月末,“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超6.57萬億元、同比增長13%,新上市企業“專精特新”占比80%。
目前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二期的設立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復。下一步相關部門將強化金融精準支持,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支持初創期中小企業成長。
來源:經濟參考報 郭倩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