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顯示,A股上市城商行業績呈現整體穩健、個體分化態勢。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17家A股上市城商行營業收入合計為3931.68億元,同比增長5.6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為1710.89億元,同比增長6.94%。整體業績穩健增長的背后,具體座次明顯變動。
從近期密集舉行的三季度業績說明會和機構調研情況看,城商行的“成長底色”備受關注,其特色業務與區域優勢等核心優勢鞏固,以及資產質量管控等問題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
頭部梯隊座次生變
今年前三季度,17家上市城商行中10家營收超百億元。其中,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超過500億元,分別為664.42億元、544.65億元、508.7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7.83%、8.32%、-1.08%。南京銀行、上海銀行業績保持穩健增長,前三季度營收均超過400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8.79%、4.04%。
從頭部五家城商行的座次變動來看,相較于去年前三季度,江蘇銀行穩居首位,寧波銀行從第三位躍升至第二位,南京銀行則超越上海銀行,位列第四位。
此外,重慶銀行依托10.40%的同比增幅,躋身營收百億陣營。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九個月,重慶銀行實現凈利潤51.9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90億元,增幅10.42%;實現營業收入117.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06億元,增幅10.40%。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貴陽銀行今年前三季度業績承壓,不僅跌出營收百億陣營,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還出現同比雙降。三季報顯示,該行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94.35億元,同比下降13.7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15億元,同比下降1.39%。
貴陽銀行在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被問及營收大幅下降具體原因,該行表示,這主要是由于利息凈收入和非息收入減少兩方面所致。一是該行持續向實體經濟讓利,疊加LPR利率下行帶動信貸資產利率下降,以及存量資產利率調降、債務置換等因素,資產收益率有所下降,且因付息成本壓降成效具有滯后性,目前利息支出壓降幅度未能完全對沖利息收入下降影響,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二是受債券市場波動影響,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減少較多。
“預計前述影響利息凈收入和非息收入的主要因素在未來一定時間內仍將持續,本行將努力提升經營發展質效,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提高金融市場交易能力,強化成本管控,穩定營收水平。”貴陽銀行表示。
核心優勢備受關注
從城商行近期業績說明會和機構調研情況來看,市場尤為關注銀行如何持續夯實自身核心優勢。
11月11日至12日,寧波銀行接受十余家外資機構調研。該行在回應“如何在行業競爭中取得優勢”時表示,公司堅持差異化的經營策略,主動適應經營環境變化,持續積累差異化的比較優勢,推動銀行高質量發展,包括深化經營主線,推動持續發展;強化專業經營,夯實核心優勢;加快科技轉型,賦能經營管理;守牢風險底線,確保平穩運營。
11月13日,北京銀行舉行三季度業績說明會,在互動交流環節,兒童金融、養老金融、科技金融等該行特色業務均被問及。針對科技金融,北京銀行行長戴煒表示,該行堅持特色化發展,持續優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圍繞科技企業從初創到成熟的不同階段,打造了全周期、接力式的產品矩陣。相比同業,北京銀行的優勢不僅在于產品,更在于支撐產品高效落地的整體體系。
同日,在由上海上市公司協會主辦的2025年上海轄區上市公司三季報集體業績說明會上,上海銀行行長施紅敏在回應未來如何鞏固該行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的差異化優勢時表示,上海銀行正在整合政府、投資機構、高校院所等渠道資源,構建適配的生態賦能體系,并整合外部技術資源優化該行風險管理邏輯與能力,實現該行在“五篇大文章”方面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作為地方性銀行的關鍵競爭力,區域優勢始終是市場聚焦的重點。
在齊魯銀行2025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問及近年來縣域業務對該行發展貢獻突出,如何繼續鞏固既有優勢。齊魯銀行行長張華表示,今年以來,縣域機構貢獻度保持提升。一是強化產業實地走訪調研,制定山東省、天津市產業地圖,精準梳理經營區域內縣域產業發展規劃、重點產業集群,有計劃、有目標推動縣域客群拓展和批量項目落地。二是不斷延展縣域金融服務深度,拓展縣域網點分布,優化無還本續貸制度,升級縣域特色信貸產品,創新“一縣一品”服務模式,精準識別和服務有真實融資需求的縣域客戶。三是持續深化“政銀擔”合作,優化風險分擔機制,充分發揮三方增信、分險、賦能作用,圍繞農業產業鏈拓展服務場景與產品創新,不斷加大縣域金融服務供給。未來,齊魯銀行將聚焦特定產業鏈,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縣域金融服務方案,以靈活化機制和特色化服務應對市場競爭,鞏固縣域業務的良好發展態勢。
持續強化風險管控
上市城商行整體資產質量表現穩健。Wind數據顯示,17家上市城商行不良率均在1.8%以下,其中7家在1%以下。具體來看,成都銀行以0.68%的不良率位居最低;浙江兩家城商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均為0.76%;廈門銀行緊隨其后,不良率為0.80%;江蘇三家城商行蘇州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分別為0.83%、0.83%、0.84%。
環比變動來看,成都銀行、長沙銀行不良率較半年報略有上升,分別由0.66%、1.17%升至0.68%、1.18%。另有7家銀行不良率與半年報持平,8家環比下降。其中,貴陽銀行、西安銀行降幅最為顯著,均下降7個基點,分別降至1.63%、1.53%。
“面對經濟周期起伏和國內外局勢變化,銀行資產質量管控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寧波銀行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將積極應對經營環境變化,聚焦重點領域,堅守風險底線。一方面,依托行內特色的“四化五幫”服務體系,精準助力經濟重點領域,努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同時緊跟內外部經濟形勢及政策要求,嚴格授信準入,實施審慎穩健、務實高效的授信政策。另一方面,持續完善全流程信用風險管理,依托金融科技提升風險監測體系,夯實系統工具“數字化”基礎,堅持流程風險管控與效率提升并重,為全行穩健經營保駕護航。公司資產質量預計將繼續保持在行業較好水平。
在南京銀行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出,該行撥備覆蓋率、撥貸比下降,是否暗示著銀行可能通過釋放撥備來平滑利潤,削弱了未來風險抵御能力。南京銀行表示,今年以來,該行一方面持續優化客戶策略和風險策略,聚焦優質客群,嚴把風險入口關,全行客戶結構穩步優化、新增授信質量持續提升,為風險防控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堅持資產質量嚴管嚴控,加大風險預警、排查及處置力度,做實風險客戶分層分類管理,風險底數較為扎實,處置推動較為有力,在三季度有效處置了部分存量風險資產,使得三季度末不良率有所下降。下階段,該行將延續上述控新降舊系列措施,適時、動態調整客戶策略、風險策略,前瞻主動應對未來的風險挑戰,持續強化風險管控,有信心保持主要風險指標平穩運行。
貴陽銀行也在業績說明會上被問及不良率下降的原因和未來如何確保資產質量持續穩定。該行同樣表示將持續加強資產質量控制,保持審慎穩健的風險偏好,預計未來資產質量將繼續保持穩定。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張小潔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