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護理保險是守護失能群體生活質量的“民生暖陽”,而護理隊伍的專業能力直接決定這縷陽光能否溫暖每個需求家庭。
人保財險淮安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偉介紹,開展長護險經辦服務以來,該公司始終以“提升護理服務質量”為核心,在傳統線下培訓基礎上創新推出“云端課堂”直播培訓模式。截至目前,已開展3期培訓,覆蓋31家長護險定點護理機構、受益1000余人次。這一模式為長護險服務插上“科技的翅膀”,打破時空限制、降低培訓成本、激發學習熱情,推動江蘇淮安長護險服務向規范專業邁進,走出一條可借鑒推廣的服務新路。
從“培訓難”到“模式新”
一大早,淮安長護險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清江浦區酈城國際小區,為失能老人陳其寧開展上門服務。今年68歲的陳其寧,因病常年臥床,生活無法自理。為了讓陳其寧能夠享受更加周到、專業的照料,前不久,家人為他申請了長期護理險待遇,經過復核評估,陳其寧成為淮安市全市首個享受長護險護理服務的參保人員。
“以前一個月光請護工就要5000多元,服務的質量也不太行。現在有了這個長護險,大大減輕了我們的經濟壓力,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非常專業,也非常細心。像給我家老公洗頭、擦身子、按摩、洗腳,里里外外的,真的讓我們家屬又省錢又省心。”家屬王霞動情地說。
這得益于人保財險淮安市分公司“云端課堂”。之前,該公司的護理培訓面臨三大瓶頸:一是地域限制顯著,線下集中培訓讓偏遠地區護理員路途奔波,參與率偏低;二是人手緊張矛盾突出,護理員外出培訓導致機構照護力量空缺,影響失能老人日常照護;三是內容針對性不足,傳統課程籠統寬泛,對褥瘡預防、老人移位等實操重點講解不深,難以匹配工作實際需求。
針對這些痛點,該公司依托智能長護險服務中心技術支撐,主動打造“云端課堂”直播培訓模式。以“長護險演播室”為核心樞紐,聯動全市各護理機構實現培訓資源“云端直達”,創新采用“理論講解+實操演示+實時互動”三維模式,精準破解傳統培訓“覆蓋有限、成本偏高、內容不精”的難題,讓優質培訓資源惠及每一家機構。
從“建起來”到“用得好”
為讓云端課堂從“建起來”到“用得好”,該公司構建“團隊+內容+流程”三位一體體系,確保課程干貨滿滿,提升培訓實效。
團隊組建“規劃+授課+保障”鐵三角:社保骨干統籌安排協調;護理專家負責課程設計與實操演示,確保知識易懂;技術人員保障設備與直播順暢。三者協作筑牢質量基礎。
內容聚焦褥瘡預防、老人移位等實操難點:以褥瘡預防與被動轉移專題為例,理論部分用圖文講解成因、評估及預防要點,明確轉移先評估、再操作、防跌倒原則;實操環節專家分步演示,多機位呈現細節并解說,解決線上學不會問題。
為避免單向灌輸,建立“互動+鞏固”閉環:直播時講師即時回應翻身頻率、腰部防護等疑問;課后推送資料與回放,方便碎片化復習;聯合機構實操考核,確保學用轉化。
從“出成效”到“可推廣”
目前,人保財險淮安市分公司的“云端課堂”已成功舉辦三期,覆蓋大量護理人員,培訓滿意度持續較高。這一模式在技能提升、服務優化和行業發展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長護險運營新經驗。在技能提升上,護理員能力增強,機構反饋老人照護舒適度改善,家屬滿意度提升,服務專業性與溫度雙強化。在成本效率上,打破時空限制,機構省去交通等費用,避免照護空檔;回放功能提升學習靈活性與效率,實現提質增效、降本減負。在行業賦能上,云端課堂納入常規培訓,計劃增設感染防控等課程;聯合醫保探索培訓—考核—認證機制,推動服務從經驗驅動向標準引領轉型,提供淮安樣本。
“云端課堂的實踐,是長護險服務中科技賦能民生的生動詮釋——以問題為導向創新突破,以實效為目標精細運營,以長遠為考量構建體系,始終緊扣服務失能人員、提升護理質量的初心使命。展望未來,人保財險淮安市分公司將持續依托智能長護險服務中心,為云端課堂注入新動能:計劃引入沉浸式模擬學習功能強化實操體驗,針對不同機構、崗位開發定制化課程提升精準度。將以更專業的能力與創新的精神,守護失能群體的健康與尊嚴,為淮安民生保障事業書寫更多暖心答卷。”李偉說。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祖兆林)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