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博思創11月13日發布公告稱,與寧德時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11月13日,該股“20cm”強勢漲停,11月14日,該股盤中最高漲幅超過10%,截至收盤,其股價小幅上漲。
近70只個股10月以來經營有“大動作”
當上市公司經營有“大動作”,比如簽訂重大合同,或與知名企業開展戰略合作之時,市場會將其視為經營發展的利好消息,股價也會有所反應。據統計,根據公告梳理,自今年10月份以來,A股市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或簽訂重大合同(或經營合同)的個股接近70只。
從行業分布來看,這些個股廣泛分布于18個行業,機械設備、電力設備、建筑裝飾、汽車行業個股數量居前,其中機械設備行業及電力設備行業均有10余只個股。
具體來看,機械設備行業的宏英智能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宏英新能源與中海海洋建設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內蒙古銀河電力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組成聯合體,與民樂縣卓航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簽署了《民樂縣二期350MW/700MWh獨立儲能電站項目工程PC總承包合同》,合同總價款為6.16億元,合同內容涵蓋儲能系統、儲能升壓站等。
海科新源與昆侖新材簽署《戰略合作暨原材料供貨協議》。協議約定,在本協議有效期內,昆侖新材向??菩略促徺I電解液溶劑預計59.62萬噸。
博邁科及全資子公司天津博邁科分別與OFS、ABB、VWS簽署了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船(FPSO)項目合同,此艘FPSO建造完成后將部署在圭亞那油田,合同金額約為1.9億美元至2.4億美元。

發布公告以來市場表現優于大盤
從市場表現來看,上述個股在發布公告后,股價整體表現明顯優于大盤。
以發布公告后的首個交易日來看,上述近70只個股當日平均漲幅為1.4%,同期滬深300指數平均跌幅為0.09%;自公告發布至最新收盤日,上述個股平均漲幅超過6%,同期滬深300指數平均跌幅0.46%。
具體來看,有6只個股在發布公告當日漲幅不低于10%,多只個股漲停,包括海博思創、霍普股份、兆新股份、吉大正元等。
海博思創11月13日發布公告,其與寧德時代簽訂2026年至2028年不低于200GWh的合作協議。國泰海通證券認為,大額采購合作協議彰顯海博思創對未來儲能高增的信心。
吉大正元于2025年10月中旬發布公告,與景嘉微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整合優勢資源,通過品牌、產品、技術等全方位的緊密合作,為政企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自發布公告以來,海科新源、*ST松發、博苑股份、盛新鋰能等個股累計漲幅均超過10%。
??菩略?0月以來合作不斷,10月23日發布公告,與合肥乾銳簽署《戰略合作暨原材料供貨協議》,在2026年初至2028年末,合肥乾銳向海科新源購買電解液溶劑及添加劑20萬噸。上文提及,??菩略从?1月與昆侖新材也開展合作。
自10月23日以來,??菩略垂蓛r累計漲幅超過160%,該股股價大漲或與鋰電池電解液關鍵材料價格上漲也有一定關系,10月31日,數據寶稿件《產能緊張!電解液關鍵材料,價格大漲超23%!產業鏈公司曝光》提到,電解液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VC添加劑)10月30日報價達到5.7萬元/噸,相比9月初4.63萬元/噸的歷史底部價格累計上漲超23%。海科新源湖北生產基地的添加劑產能已于2025年順利釋放,產品包括碳酸亞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硫酸乙烯酯等主流高效的成膜添加劑。

7只績優潛力股獲機構扎堆調研
進一步來看,上述近70只個股中,截至11月14日,10月以來獲機構調研的個股有20只,獲10家以上機構調研的個股有15只,當升科技、百利天恒、雷迪克均獲得百余家機構調研。
當升科技獲得150余家機構調研,公司發布公告,與博苑股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公司在最新調研紀要中表示,其在磷酸(錳)鐵鋰技術路線上有著雄厚的技術儲備與產業化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磷酸(錳)鐵鋰產品銷量同比實現跨越式大幅提升,連續月度出貨量近萬噸,與國內外多家重要客戶建立了深度合作,并在動力、儲能及EV領域實現應用。
結合業績來看,這15只個股中,機構一致預測2025年、2026年凈利潤增幅持續超過25%的個股僅有7只,包括當升科技、雷迪克、蘭劍智能、回天新材等。
雷迪克表示,自2025年9月以來,公司采購的車用絲杠及人形機器人行星滾柱絲杠生產線、檢測線以及臺架試驗機已陸續到廠并開始組裝調試,線性執行器總成和靈巧手執行器總成裝配線已完成選型工作。
金固股份、回天新材獲機構一致預測2025年凈利潤增幅均超過100%。金固股份公告,與九號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初步框架協議。目前,公司依托阿凡達鈮微合金材料所具有的跨行業適配性,同時通過自研、聯合開發及股權合作等多種方式積極布局新材料產品矩陣,致力于提升在高端制造領域的綜合競爭力。
回天新材表示,公司現有負極膠、導熱膠等產品可用于半固態電池,覆蓋電芯制造、模組封裝及熱管理全環節;全固態電池領域,公司正在持續市場調研和布局相關產品的研發。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張娟娟)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