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聚焦新質生產力 探尋渭濱新動能”專家調研團走進中鐵工業旗下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實地探訪這家深耕行業近60年的“國家隊”企業。智能化生產線高速運轉、數字化管理系統實時調度……傳統制造業向“智造”轉型的生動畫面,讓調研團成員直觀感受到渭濱區新質生產力的澎湃脈動。
作為我國最大的鋼梁鋼結構、鐵路道岔、城軌交通設備研制生產廠商,中鐵寶橋扎根渭濱這片創新沃土,在新質生產力培育上跑出了加速度?!巴七M高質量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惫究偣こ處熂敉⒃趯TL中表示,中鐵寶橋通過三大技術創新方向,為轉型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多元創新突破 拓展產業新邊界
在新產品新領域開發上,中鐵寶橋打破鋼橋、鐵路道岔等傳統產品局限,成功攻克國際先進的壓力管道耦合器技術,發力國內高速磁懸浮道岔等前沿領域,展現出強勁的設計研發實力。材料研究技術的突破同樣亮眼,通過在鐵路道岔上應用新材料,產品使用壽命和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夯實了核心競爭力。
制造技術的革新更顯硬核。緊扣國家智能制造要求,中鐵寶橋在鋼橋梁和鐵路道岔產品上大力推進“數智化”制造,讓傳統制造業在轉型中煥發新生。“我們通過技術創新做了很多好的嘗試,也取得了明顯成效,這為新質生產力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撐?!奔敉娬{。

數智工廠筑基 超級工程淬煉
“十四五”期間,中鐵寶橋累計投資建成南京、揚州、舟山、寶雞等5座大型“數智化工廠”,通過深度集成設計、生產、物流、管理全鏈條數據,構建高效協同體系,產品制造精度、效率與柔性化生產能力顯著提升。在道岔領域,公司加大設備更新和數智化改造投入,開展道岔品質大提升硬件改造、系統數智升級等項目;鋼結構領域,舟山公司數智化工廠的建成優化了產業布局,全方位提升業務發展能力。
這些數智化成果已成功應用于港珠澳大橋、花江峽谷大橋等一系列“超級工程”。在地形險峻、環境復雜的花江峽谷大橋建設中,企業創新采用“一橋三地”制造模式和四節段連續拼裝工藝,全程依托數智化管理和數字化生產,最終實現全橋桿件一次探傷合格率 99.59%、裝配“零擴孔”的優異成績,彰顯了“中國智造”的硬核實力。

創新生態共榮 政企協同發力
中鐵寶橋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自身科學運營,更得益于渭濱區政府的鼎力支持?!捌髽I和地方是‘魚’和‘水’的關系,誰也離不開誰?!奔敉⒈硎荆紴I區作為創業沃土和創新高地,為企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發展養分。僅2024年,公司就通過申報陜西省科技成果轉化、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等項目,獲得政府專項資金約150萬元,為自主創新增添了新動能。
依托國家重大工程和“卡脖子”項目,中鐵寶橋在創新之路上碩果累累?!笆奈濉逼陂g,企業累計承擔國家級科技項目6項、省部級重點課題5項,形成專利集群10項。時速400公里高速道岔打破國外壟斷,智能焊接系統使工效提升300%,波形鋼腹板組合梁技術讓橋梁自重減輕20%,新產品貢獻率連續三年超過60%。如今,其產品已出口至世界37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內最大的鐵路道岔、高錳鋼轍叉出口廠商。
扎根渭濱,面向世界。中鐵寶橋正以“鍛造硬核技術鏈、激活創新基因鏈、構筑協同創新鏈”為方向,持續深化智能制造發展,在助力渭濱區工業經濟質效雙提升的同時,也以新質生產力為筆,不斷書寫“中國創造”“中國質量”“中國品牌”的嶄新篇章。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