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段時間以來,多個城市繼續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也被視為樓市政策利好持續釋放的體現。
近日,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通知,正式開通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網上申請渠道,實現貸款服務從“人工受理”向“網上受理”的數字化轉型。經此渠道,繳存人員申請公積金貸款的周期將大大縮短。
同樣在河南省,洛陽、駐馬店兩地也于近期優化公積金政策。其中,自11月10日起,洛陽市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最高額度將上浮10%,單職工繳存家庭最高可貸77萬元,雙職工繳存家庭最高可貸93.5萬元。駐馬店也提高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額度,在原有政策基礎上將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額度上浮10%,從原有的單繳存人貸款額度最高60萬元、雙繳存人貸款額度最高70萬元,上調為單繳存人貸款額度最高66萬元、雙繳存人貸款額度最高77萬元。
從各類政策出臺頻次來看,根據中指研究院的監測,10月以來各地出臺政策超過30條,其中涉及公積金政策超過16條,優化方向主要包括提高額度、優化提取、延長還款期限、擴大提取適用范圍等。例如,重慶市多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進一步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舉措持續擴大消費若干措施》,強調將優化購買存量住房的公積金提取方式,放寬全款購房的公積金提取條件,其中包括職工以自有資金一次性付清購房價款購買自住住房的,可自購房之日起滿半年后每年提取一次住房公積金,提取辦理時限由兩年放寬至五年,提取范圍放寬至本人、配偶、子女以及本人與配偶雙方的父母,合計提取金額不超過購房總價款。
而在深圳,也對多位購房者進行了采訪,在目前房價有所下跌加上樓市政策環境寬松的背景下,受訪者均表示會優先考慮公積金和商業的“組合貸”,希望公積金的貸款額度能進一步提高,而且可以直接提取用于購房首付。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公積金屬地屬性很強,地方自主權很高,加上低利率的特點,滿足本地剛需改善的特征明顯。樓市的需求主體是剛需剛改群體,他們對房價、成本比較敏感。他預計,各地正在儲備新的政策,包括繼續調整公積金使用范圍,對于城市更新、房地產新模式也將有更大力度的政策,這是房地產止跌回穩的長效舉措。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穩樓市政策正在走向“深水區”,區域不斷下沉,內容不斷細化成為主要特征。隨著“十五五”規劃建議公布,一些中長期的制度性建設將加快推出。中指研究院研究主管陶淑茹表示,短期來看,隨著年末房企進入業績沖刺階段,重點城市供應或有所改善,對市場形成一定支撐。當前形勢下,漸進式政策放松難以打破當前房地產市場負向循環,需要多措并舉、系統發力,推動市場止跌回穩。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吳家明)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