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A股市場低開高走,放量上漲,成交額為2.07萬億元,上證指數盤中站上4030點,創逾十年新高,深證成指漲逾1%,創業板指漲逾2%。市場表現分化,鋰電產業鏈全線上漲,鋰電電解液、鋰礦、鋰電正極、鋰電負極、鋰電池等板塊爆發,整個A股市場超3900只股票上漲,逾100只股票漲停。
截至11月13日,A股總市值為119.9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11月13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入超120億元,結束連續13個交易日的凈流出,資金情緒轉為樂觀。
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市場處于政策和業績空窗期,指數向上突破關鍵點位尚需更多催化,市場或仍以震蕩為主。
鋰電產業鏈全線上漲
11月13日,A股市場低開高走,三大指數開盤均下跌。開盤之后,A股市場持續走高,創業板指一度漲近3%。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北證50指數分別上漲0.73%、1.78%、2.55%、1.44%、2.62%。上證指數盤中最高報4030.40點,為2015年7月28日以來新高。
大小盤股攜手走強,大盤股集中的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分別上漲0.96%、1.21%,小微盤股集中的中證1000指數、中證2000指數、萬得微盤股指數分別上漲1.39%、1.23%、1.15%。
寧德時代等股票大漲帶動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走強。從對深證成指貢獻度來看,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鹽湖股份、東方財富、天賜材料對深證成指貢獻點數居前,合計達89.88點,占深證成指上漲點數的近四成;從對創業板指貢獻度來看,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東方財富、新宙邦、天華新能對創業板指貢獻點數居前,合計達61.18點,占創業板指上漲點數的近八成。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創收盤價歷史新高,總市值超過1.9萬億元。
個股方面,整個A股市場上漲股票數為3952只,104只股票漲停,1338只股票下跌,沒有股票跌停。市場成交放量,當日A股市場成交額為2.07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1009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為8764.01億元,深市成交額為11655.61億元。
從盤面上看,鋰電電解液、鋰礦、鋰電正極、鋰電負極、鋰電池等板塊爆發,銀行、光伏玻璃、光模塊等板塊出現調整,市場繼續輪動。申萬一級行業中,電力設備、有色金屬、綜合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4.31%、4.01%、3.30%;僅有公用事業、通信、石油石化、銀行行業下跌,跌幅分別為0.27%、0.21%、0.12%、0.05%。
領漲的電力設備板塊中,海科新源、華盛鋰電、海博思創、上能電氣均20%漲停,天華新能漲逾19%,新宙邦漲逾17%,維科技術、石大勝華、聯泓新科、野馬電池、恩捷股份、天賜材料等多股漲停。電力設備板塊中大漲的股票多數屬于鋰電產業鏈。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胡墨晗表示,13日市場重拾升勢,主要源于前期止盈壓力已逐步消化,而推動市場上行的核心邏輯與積極因素并未改變。在經歷健康的再平衡后,市場趨勢得以延續。
主力資金凈流入超120億元
11月13日,資金情緒趨于樂觀,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入超120億元,電力設備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超90億元。
具體來看,Wind數據顯示,11月13日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入124.70億元,結束連續13個交易日的凈流出,其中滬深300主力資金凈流入75.60億元。滬深兩市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入的股票數為2092只,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出的股票數為3067只。
行業板塊方面,11月13日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2個行業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入,其中電力設備、有色金屬、基礎化工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分別為94.41億元、42.78億元、28.79億元。在出現主力資金凈流出的19個行業中,醫藥生物、電子、食品飲料行業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居前,分別為18.90億元、16.13億元、7.35億元。個股方面,寧德時代、英維克、天賜材料、天齊鋰業、多氟多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居前,分別為26.47億元、16.90億元、16.11億元、12.26億元、8.74億元。香農芯創、華友鈷業、好上好、科翔股份、萬向錢潮主力資金凈流出金額居前,分別為8.31億元、3.99億元、3.31億元、3.22億元、3.19億元??梢钥吹剑髁Y金凈流入金額居前的股票多數屬于鋰電產業鏈,反映了主力資金對鋰電產業鏈個股的青睞。
短期或以震蕩為主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收盤,A股總市值為119.90萬億元,創歷史新高。萬得全A滾動市盈率為22.44倍,滬深300滾動市盈率為14.41倍。
“預計A股將以震蕩蓄勢為主,同時市場中樞有望繼續穩步抬升?!焙媳硎荆谑袌龀尸F出“科技回調、傳統接力”的格局,這更多是資金在板塊間的短期再平衡,并非長期風格的徹底轉向??萍脊傻幕卣{屬于健康的估值消化過程,從中長期看,科技成長仍將是市場核心主線。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復蘇,未來行情風格有望趨向均衡,各類板塊均具備輪動表現的機會。
金田基金董事長楊丙田認為,市場短期還是以震蕩為主,外圍環境存在不確定性,市場環境會延續“高低切換”,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輪科技股的持續回調更多是前期漲幅過大后的階段性兌現,長期依然看好,短期由于業績提前透支、估值高企等原因維持震蕩回調也是合理的。科技板塊調整充分后仍然是市場主線。
華泰證券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師何康表示,短期市場處于政策和業績空窗期,指數向上突破關鍵點位尚需更多催化,市場或仍以震蕩為主。
“當前海外流動性收緊演變為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不大,且隨著相關解決方案逐步推進,其對市場風險偏好的拖累已在緩解?!迸d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表示,A股在平穩的經濟基本面和政策預期支撐下或仍具備韌性。
對于市場配置,何康建議,維持“啞鈴型”配置:科技板塊擁擠度壓力有所消化,調整后性價比逐漸回升,關注具備產業趨勢的恒生科技、國產算力、AI端側和應用等方向的低位標的;海內外不確定性影響下,前期漲幅較低的紅利迎來補漲,當前銀行和部分周期型紅利或仍有配置機會;三季報和中觀高頻景氣交叉驗證,估值和籌碼尚不擁擠的品種,如電新、化工等板塊。中期來看,明年關注政策周期、技術周期、地產周期、產能周期、庫存周期、能源周期、資本市場改革七大線索,先進制造和順周期消費或為勝負手。
張啟堯表示,兩條思路布局明年景氣預期。一方面,10月CPI、PPI修復驗證經濟邊際改善趨勢,重視鋼鐵、化工、建材、新消費和服務消費、農業等順周期板塊的修復機會。另一方面,景氣優勢、產業趨勢與政策支持共振,堅守以AI算力為代表的強產業趨勢,挖掘AI軟件應用、軍工、創新藥等低位科技成長方向。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吳玉華)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