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受產業鏈供需兩旺格局影響,鋰電池板塊的市場關注度不斷提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收盤,萬得鋰電池概念指數大漲6.40%。
分析人士認為,此番鋰電池板塊強勢上漲,是供需兩側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上游磷酸鐵鋰材料廠滿產運行,關鍵材料價格持續反彈,加之儲能市場需求呈現井噴式增長,共同推動了鋰電池行業景氣度高企。
供需兩旺格局確立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收盤,萬得鋰電池概念指數成分股中多只個股大漲:天宏鋰電大漲29.97%,海科新源、華盛鋰電20%漲停,天華新能漲超19%,萬潤新能、新宙邦均漲超17%,恩捷股份、石大勝華、盛新鋰能等漲停,天齊鋰業、億緯鋰能、寧德時代等跟漲。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11月13日成交額超220億元,位居A股第一。
消息面上,磷酸鐵鋰行業近期生產積極性高漲,頭部材料廠大多處于滿產甚至超產狀態。10月以來,碳酸鋰期貨價格持續上漲。則言咨詢稱,磷酸鐵鋰行業頭部前十的企業幾乎全部滿產,前期尚有閑置產能的企業逐漸重新開工。繼六氟磷酸鋰價格大幅反彈之后,電解液添加劑VC(碳酸亞乙烯酯)、FEC(氟代碳酸乙烯酯)價格也持續上漲。
高工產研儲能研究所(GGII)統計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我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為165GWh,同比增長65%;2025年前三季度合計出貨量為430GWh,已超過2024年全年總量的30%。
GGII表示,電力儲能鋰電池需求延續強勢,全球多個區域對儲能的支持政策進一步確立。此外,全球各地單項目儲能規模大多突破1GWh,儲能需求明顯增長,GGII預計2025年我國電力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500GWh,同比增長68%,將進一步鞏固需求強勢態勢。
搶抓市場復蘇機遇
面對行業需求的強勁復蘇,鋰電池產業鏈上市公司正積極行動,通過披露業務進展、深化戰略合作等方式,搶抓本輪市場復蘇機遇。
關鍵材料領域,添加劑龍頭企業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新宙邦在互動平臺表示,其控股公司江蘇瀚康的各類鋰電添加劑及中間體產能共計6.9萬噸,核心產品碳酸亞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價格目前正處于上升趨勢。
奧克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參股公司蘇州華一是一家專注于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其核心產品為VC和FEC,是鋰電池電解液的主要添加劑,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3C產品、電力儲能等領域。
在產業鏈協同方面,合作共贏成為鞏固競爭優勢的關鍵。天奇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與億緯鋰能簽署為期十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公司稱,在歐盟《新電池法案》實施及國內鋰電池再生材料進口政策放開的背景下,此次合作將依托億緯鋰能龐大的下游應用網絡,優先保障天奇股份生產的再生材料在其供應鏈中的應用,從而顯著增強產品的市場確定性,提升其在全球鋰電循環領域的市場份額。
建議關注細分賽道龍頭
中國銀河證券財富管理首席策略顧問、產品中心投資咨詢團隊負責人秦曉斌表示,六氟磷酸鋰是電解液的關鍵原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是目前生產鋰電池最廣泛運用的正極材料,這兩大環節的景氣度改善,主要原因是受下游動力電池與儲能旺盛需求的推動。從三季報披露情況看,一些鋰電企業業績已出現明顯改善跡象,隨著部分鋰電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將加速釋放。整體來看,在儲能需求持續超預期的大背景下,鋰電池產業鏈的投資邏輯或重塑。
中信證券能源與材料產業首席分析師王喆認為,受儲能電池出貨量超預期拉動,鋰價在2025年四季度開始上漲。當前,鋰價仍處于價格周期的底部區間,市場對板塊配置的積極性提升,預計2026年鋰價運行區間有望抬升至8萬元/噸-10萬元/噸。
“看好儲能超預期增長帶動鋰電池出貨量增長和材料端價格上漲,產業鏈投資機會凸顯。”中信建投證券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首席分析師朱玥表示,需求端,預計2026年國內儲能裝機量同比翻倍,全球儲能電池發貨需求為943GWh,同比增長68%;供給端,受過去兩年價格下行周期影響,產業鏈公司擴產速度明顯放慢,且在融資收緊、盈利連續虧損下,大部分公司不具備大幅擴產的能力。
國金證券新能源與電力設備行業首席分析師姚遙認為,旺季當前,鋰電材料價格見漲,資源品、電芯、電解液、正極、隔膜環節皆有所上漲。鋰電新一輪擴產潮疊加固態電池技術突破驅動行業資本支出加速,產業鏈景氣度不斷提升,建議關注細分賽道龍頭及具有固態電池新技術的公司的投資機會。
(來源:中國證券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