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下稱《建議》)提出,支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筆者認為,這為大宗商品跨境電商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能。
在筆者看來,相較消費品跨境電商,大宗商品跨境電商因交易標的具有高貨值、標準化、強周期性等特征,且關乎產業鏈安全,其“十五五”時期的發展路徑更需要契合“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雙重目標。
筆者認為,在“制度型開放”“數字中國建設”“內外貿一體化”等政策導向下,大宗商品跨境電商有望從傳統貿易的輔助渠道,躍升為全球資源配置的核心樞紐與產業安全的重要保障。
政策定位升維:
從“業態補充”邁向“戰略基礎設施”
大宗商品作為工業生產的“血液”,其跨境流通效率直接關系產業鏈穩定與國家經濟安全。過去,大宗商品跨境電商行業多被視為傳統貿易的“數字化補充”。如今,《建議》中的“提升貿易促進平臺功能”“深化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等表述,標志著其被納入國家貿易促進體系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協同建設范疇,角色定位向“戰略基礎設施”躍遷。在筆者看來,《建議》推動大宗商品跨境電商實現角色重構,其背后邏輯源于“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的“雙循環”戰略要求。
這一轉變的理論基礎在于“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深度融合。傳統大宗商品貿易長期受信息不對稱、結算周期長、信用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制約。而跨境電商平臺借助區塊鏈存證、智能合約等數字化手段,可以打破地域與制度壁壘,實現全球資源高效匹配,十分契合“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的改革方向。同時,“制度型開放”推動國內規則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對接,在跨境數據流動、綠色標準互認等領域的先行先試,將為大宗商品跨境電商降低合規成本、拓展市場空間提供制度保障。政策定位的升維,本質是通過“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協同,將大宗商品跨境電商打造為保障供應鏈安全、參與全球治理的戰略支點。
產業融合深化:
從“交易撮合”走向“生態協同”
從表述方式上看,《建議》將“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與“推動跨境電商發展”放在一起,為大宗商品跨境電商的品類創新與價值鏈攀升提供了核心支撐。傳統大宗貿易以原油、鐵礦等資源型產品為主,而“十五五”時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崛起,推動鋰電池材料、光伏硅料、特種鋼材等標準化高附加值產品成為跨境電商品類中的新銳。這一轉變的理論邏輯在于“產業—貿易協同演進”:新興產業的技術迭代與規模效應,要求貿易模式與之適配,而跨境電商通過整合生產數據、物流網絡與市場需求,可以為企業提供全鏈路的數字化服務,從而實現“研—產—銷—融”生態協同。
更深層次的意義體現在“內外貿一體化”機制創新上。長期以來,國內外市場在質量標準、價格體系、監管規則等方面的割裂,制約著中國大宗商品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建議》強調“推進內外貿一體化”,要求跨境電商平臺構建統一的質量認證、物流履約與信用評價體系,推動農產品、金屬、化工品等品類實現“同線同標同質”。這不僅有助于降低企業跨市場運營的成本,還通過國內國際市場的價格聯動與規則輸出,有益于增強中國在全球大宗商品定價中的話語權。
筆者認為,產業融合深化的本質是:依托數字技術重構“供應鏈—貿易鏈—價值鏈”邏輯,使大宗商品跨境電商從交易撮合渠道升級為驅動產業創新與標準輸出的生態平臺。
全球價值鏈重構:
從“流量紅利”轉向“數據賦能”
筆者認為,“十五五”時期,大宗商品跨境電商的核心競爭力將從依賴規模擴張的“流量紅利”,轉向以數據驅動為核心的“效率革命”。《建議》提出“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為行業技術升級指明了路徑。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有助于系統性地解決傳統貿易中的信用缺失、風險不可控等痛點。比如,區塊鏈存證技術可以實現倉單溯源與交易確權,降低欺詐風險;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優化物流路徑與庫存管理,提升供應鏈響應速度;數字孿生技術可以模擬全球港口運營與價格波動,為企業提供前瞻性的決策支持。
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將進一步推動全球價值鏈重構。在筆者看來,跨境電商平臺通過沉淀全球交易數據、物流數據與信用數據,形成覆蓋“生產—運輸—結算—消費”全鏈路的數字資產。這些數據不僅可以用于價格預測與風險預警,更通過信用穿透(如數據質押融資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契合《建議》中“健全數據要素基礎制度”的要求。同時,在“綠色貿易”導向下,跨境電商平臺需嵌入碳足跡追蹤功能,將ESG合規轉化為競爭優勢,融入國際市場準入規則。全球價值鏈重構的本質是:通過數據賦能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使大宗商品跨境電商成為引領數字貿易規則、塑造可持續發展范式的重要力量。
結語
綜上所述,“十五五”時期,大宗商品跨境電商的發展邏輯已超越傳統貿易范疇,將深度融合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雙循環”與數字中國建設戰略。政策定位的升維、產業融合的深化與全球價值鏈的重構,將共同推動大宗商品跨境電商行業從“規模導向”轉向“價值導向”,從“通道經濟”邁向“生態經濟”。未來,大宗商品跨境電商行業需以“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規則,以數字技術提升全鏈路效率,以產業協同夯實安全根基,最終成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戰略支柱。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王與劍)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