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運會期間,小馬知行投入超百輛自動駕駛汽車,穿梭在廣州多個站點之間提供服務

杰創智能AI電磁網捕巡防機器狗Pro
取自1522米深海處的可燃冰點燃圣火,在人形機器人手中傳遞;無人駕駛汽車穿梭于場館之間;AI生成的數字畫卷在開幕式上徐徐展開——這些不再是科幻電影的場景,而是發生在十五運會期間的一個個真實瞬間。
據介紹,科技全運方面,十五運會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遴選130多款體現辦賽水平、增強參賽體驗、提升觀賽效果的高科技產品,讓賽事運營“智能化”、競技訓練“科學化”、觀賽體驗“沉浸化”。
科技之火 燃動灣區
圣火的采集,是運動會標志性的起點。
不同于以往傳統的圣火采集方式,十五運會的火種源自南海1522米深海處的可燃冰——它們埋藏在茫茫南海之下,因低溫高壓的環境,由天然氣和水分子形成結晶物質,被稱為“被冰封印的天然氣”。
9月16日,廣州南沙群島,“海洋地址二號”科考船帶著我國自主研制的4500米級深海遙控潛水器——“海馬”號深海遙控潛水艇(ROV)啟航。
9月18日,“海馬”號搭載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裝置,深入南海北部海域的海馬冷泉區,在海底直接將可燃冰分解為天然氣。
隨后,科考船甲板上的太陽能光伏裝置產生的電能經過特種電纜輸送至千米之下的海底,不斷升溫的引燃棒,成功點燃了這簇“冰中之火”。這也創造了全球體育運動史上首次在深海采集“源火”的紀錄。
11月2日,在火炬傳遞環節,科技感愈發濃厚。
在深圳,人形機器人“夸父”作為“0號”火炬手,依托中國移動5G-A網絡實時回傳的高清畫面和控制流,穩定奔跑了約100米,完成了第二棒與第三棒的傳遞。
這背后,是5G-A網絡提供的高可靠、超低時延支撐,確保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下精準互動。這也成為首個基于商用現網實現機器人自主奔跑與人機交互的示范案例。
樂聚機器人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適配火炬傳遞的嚴格要求,公司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組建專項研發團隊,在“夸父”原有標準化的量產機身上,升級了“運動控制小腦”,并與中國移動等單位合作,打造了一條信息低時延“高速公路”。
在廣州,無人駕駛車也首次參與火炬傳遞環節。小馬智行無人駕駛車從廣州越秀公園的五羊石像出發,載著火種燈一路南下,途經解放路、沿江路等,最終抵達廣東體育館,交由下一棒火炬手繼續傳遞。
11月9日,在十五運會開幕式現場,科技的創造力與承載力更加清晰。
三臺優必選全自主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Walker S2,代表粵港澳三地,敲響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8件青銅句鑃。
時隔兩千多年,出土于嶺南的青銅打擊樂,再次奏響。科技與歷史交織的青銅顫音劃破夜空,拉開了文藝展演的序幕。
隨著,文藝展演結束,來自粵港澳三地的火炬手,踏著水舞臺的浪花而來,拾級而上“點燃”主火炬塔。
據觀察,主火炬塔的“火焰”并非真實火焰,而是通過電能以“科技之火”的電光水霧形式呈現,這也是全運會歷史上第一次使用不是火的主火炬塔。
據介紹,火炬塔里沒有任何燃氣,使用的是通過先進光伏發電系統產生的綠電,加上霧森系統等精準調控,火焰的亮度、照度與搖曳形態都由光影精準描摹。
智慧賽程 全民體驗
賽事期間,科技同樣深度融入每一個環節。智能,正逐漸成為十五運會的顯著標簽。
從十五運會主新聞中心出發,前往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通過“全運廣州”小程序,僅需簡單操作,便可打到一輛自動駕駛車輛。即使行駛在市中心,面對較為復雜的交通環境,自動駕駛車輛依然“游刃有余”。
據了解,為保障此次賽事,廣州投入了超300輛自動駕駛車輛,在奧體中心、天河體育中心等地開通了5條自動駕駛公交環線和11條保障線路,同時配備約70臺無人駕駛環衛車全天候執行清掃保潔服務。
十五運會期間,不少觀眾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在比賽場館外“撞見”的巡邏機器狗。杰創智能副總裁趙捷表示:“公司的AI電磁網捕巡防機器狗Pro能精準執行人員密集區域秩序維護、可疑物品排查等任務。十五運會期間,我們一共投入7只,算是一次集中實戰檢驗和展示。”
在場館內,像這樣高科技的產品,并不少見:廣汽集團第三代人形機器人GoMate,可靈活切換輪式移動與四足步態,在巡檢中主動識別人員摔倒等意外并干預;智能導盲犬、智能腦控輪椅車等產品則融合人工智能、激光雷達、語音交互等前沿技術,在賽場內外為運動員、觀眾提供便利。
賽場上,“賽事自由視角系統”對各類球類場館賽事進行全程、多角度視頻采集;AI直播相機自動識別羽毛球比賽中的多拍回合,精準捕捉殺球等“高光時刻”,滿足觀眾體驗的同時,也能助力運動員復盤技術、提升競技水平。
此外,在賽事服務和運營端,人工智能的應用也屢見不鮮。如果觀眾沒時間做賽事日程的功課,可以隨時掏出手機問問三七互娛開發的廣州城市合伙人智能助手。三七互娛技術中心數據副總裁王傳鵬表示,智能助手整合AI技術,能全天候提供十五運會賽事日程、比賽場館等咨詢服務,還可為來穗旅客生成個性化出游方案。
從廣電運通獲悉,公司聯合工商銀行廣州分行推出十五運會主題的“文化AR數字人民幣硬錢包”,觀眾不僅能在無網無電的情況下實現“碰一碰支付”,還可以通過“全運廣州”小程序“掃一掃”掃描硬錢包上的吉祥物圖案,觀看以吉祥物形象演繹的3D醒獅躍動、精彩粵劇片段、十五運會賽事等精彩瞬間。
十五運會期間,嶄新的科技產品不僅成為體育精神和嶺南文化傳播的橋梁,也同樣獲得了技術落地與產業升級的“試驗田”。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認為,賽事的舉辦為機器人、無人車等智能技術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場景,有力推動其應用落地。
據悉,廣汽集團的自動駕駛技術、杰創智能的安保機器人、三七互娛的AI交互系統等,均計劃在賽后向城市交通、公共安全、文化傳播等領域延伸應用。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劉逸鵬 何治民)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