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科技已從業務支撐工具演變為核心驅動力。江蘇東方農商銀行正積極擁抱這一趨勢,通過數據驅動、流程自動化、智能風控等手段,全面賦能業務發展、風險管理和運營效率,筑牢高質量轉型的數字底座。
對于區域性銀行而言,數字化轉型是挑戰更是機遇。東方農商銀行將科技賦能視為戰略性工程,從獲客、風控到運營,進行全面數字化重塑。
在數字獲客方面,該行推進精準營銷。依托數字化營銷重點客群清單,經過數據清洗和標簽化處理,向支行精準下發3301戶財富客戶、7092戶貸款客戶名單進行針對性營銷。更值得一提的是“鏈式”營銷創新,通過分析存量客戶的稅務發票數據,梳理出主要交易對手,從而定位產業鏈核心企業。至9月末,通過此模式已成功牽引投放上下游企業貸款203戶,金額達6.11億元。此外,深化與“我的連云港”政務平臺合作,整合社保、公積金等數據實現精準畫像,至9月末已通過該平臺新增消費貸客戶800余戶。
在數字風控領域,該行深入使用決策引擎風控中臺,整合內外部數據,基于聯合銀行風控規則,實現“系統初判+人工復核”的雙保險機制,顯著提升了審批效率和風險識別能力。同時,依托自建移動催收工具和風險預警系統,嚴格按照“12111”流程(即提前1個月規劃、提前2周商定、提前1周提醒、提前1天確認),對貸款到期前管理進行自動化監控和精準提示,確保了風控措施的執行到位,使得2025年新增逾期欠息貸款與去年同期持平,有效守住了資產質量生命線。
在數字運營層面,東方農商銀行大力推廣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將重復性高、規則明確的數據核對等工作交由機器人完成,解放了人力,降低了操作風險。同時,啟動“數字賦能計劃”,旨在整合分散的系統數據資源,構建統一的數據模型和分析指標體系,為各條線、各層級的管理人員提供可視化的“數據駕駛艙”,推動管理決策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
科技賦能最終要服務于業務特色。該行著力打造“五大品牌”,其中微貸活力銀行充分利用移動展業工具,讓客戶經理能夠走出網點,上門服務;廳堂溫馨銀行則通過迭代升級智慧廳堂系統,利用客戶畫像實現“30秒分流、3分鐘營銷”的精準服務,推動網點向營銷服務型轉變。
東方農商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是一條務實且聚焦的路徑。它并非追求技術的炫酷,而是緊緊圍繞業務痛點和管理需求,讓數據多跑路、讓流程更高效、讓風控更智能,著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為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的科技動力。
來源:城市金融報 通訊員 孫亞偉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