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A股市場下探回升,滬指、創業板指尾盤一度翻紅。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4000.14點,微跌0.07%;深證成指報13240.62點,跌0.36%;創業板指報3122.03點,跌0.39%。滬深北三市全天成交19648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491億元。
盤面上,在農業銀行、工商銀行股價雙雙創新高帶動下,“大象起舞”行情再現,總市值排名前十的個股全部上漲,“三桶油”、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權重股較為活躍。尾盤,算力硬件龍頭股集體上攻,助推創業板指走出“深V”走勢,香農芯創、中際旭創等漲幅居前。總體來看,市場資金偏向流入銀行、保險、醫藥等防御性板塊進行避險。
銀行板塊逆勢活躍
昨日,銀行板塊表現活躍,農業銀行、工商銀行股價均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農業銀行漲3.49%,總市值突破3萬億元,年內漲幅達68.10%。
就銀行股后市,光大證券研報分析,復盤近十年銀行板塊走勢,11月至12月跑出絕對收益率的概率為70%,次年1月跑出絕對收益率的概率為80%,銀行股投資進入季節性順風期。
據中國銀河研報統計,2025年三季度,險資對銀行股的持股倉位為27.95%,持倉市值占銀行流通A股比重為3.99%。從持股數量看,險資對銀行板塊增持83.6億股。基于上市銀行前十大股東,截至9月末險資共配置23家銀行,較上季度增加2家,其中10家獲增持,同時出現多家險資新進,包括大行和區域行。
中信建投研報表示,險資長線資金、“國家隊”、公募基金仍有較強增配銀行的動力。國內銀行基本面延續筑底,以底線思維、高勝率為核心訴求的配置型需求安全邊際進一步提升。
醫藥板塊持續走強
昨日,醫藥板塊持續走高,免疫治療、人腦工程、流感等多個方向表現活躍。截至收盤,人民同泰3連板,博暉創新以20%幅度漲停,建發致新、天益醫療漲超10%,盤龍藥業、濟民健康等漲停。
博暉創新11日晚公告稱,近日,公司控股孫公司博暉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百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凍干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出具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同意開展臨床試驗。
消息面上,近日,由上海階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植入式無線腦機接口系統”已正式進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CMDE)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這是國內首個進入該“綠色通道”的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標志著中國在這一前沿科技領域的產業化進程邁出從臨床驗證到市場準入的關鍵一步。
市場研究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腦機接口市場規模約26.2億美元,預計2025年達29.4億美元,2034年有望達124億美元,十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7.35%。
銀河證券研報認為,醫藥板塊估值經歷較長時間調整,近期呈現顯著結構性修復趨勢,但公募基金持倉水平仍低于歷史均值,2025年在支持引導商保發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邊際改善,創新藥械有望獲益。一是持續看好醫藥創新:下半年創新藥BD仍將持續,全球主要央行降息趨勢有望推動估值進一步提升;二是醫藥投融資有望復蘇:二級市場行情回暖驅動一級市場投融資回升,CXO及上游景氣度持續向好;三是醫療器械觸底回升:招投標數據已有好轉,以舊換新積壓需求逐步釋放。
2026年市場風格可能更趨于均衡
近期,滬指圍繞4000點反復拉鋸,板塊風格主要呈現“一日游”態勢,兩市成交額維持在2萬億元附近。
東吳證券發布觀點稱,指數雖有調整但滬指依然穩在4000點上方,說明調整仍屬于良性范圍,只是科技股由于前期漲幅過大需要時間來消化獲利盤,市場通過震蕩代替調整的可能性比較大,可關注市場新熱點的出現,消費、軍工、機器人都有一定可能。
西部證券研報觀點稱,A股市場熱點切換至消費、周期等防御性板塊,導致成長賽道暫時承壓。后續需重點關注兩大主線:一是政策落地節奏,特別是人形機器人、核聚變、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領域的項目推進及民間資本參與情況;二是宏觀情緒變化,若美聯儲12月降息預期兌現及國內PPI修復延續,有望提振市場風險偏好。
中金公司發布策略報告稱,展望2026年,國際貨幣秩序重構邏輯進一步強化,AI革命進入應用關鍵期,我國創新產業迎來業績兌現,上述趨勢將繼續支持中國資產表現。配置上,當前全球宏觀環境及創新產業趨勢等仍然相對利好成長風格,但成長領域經歷一年多上漲后,估值有較多提升。A股市場風格可能更趨于均衡,經歷過去三年去產能周期,疊加“反內卷”等政策推進,越來越多順周期行業有望接近供需平衡。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李雨琪)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