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在第二十五屆再生金屬國際論壇及展覽交易會上表示,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量從“十三五”末的1450萬噸,增長到2024年底的1915萬噸,年均增速7.2%,預計2025年底將首次突破2000萬噸,成為破解行業資源瓶頸、環境瓶頸的重要途徑。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累計達6930萬噸,占我國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總量的四分之一、全球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的三分之一。過去4年,累計節約礦產資源36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億噸。
早前,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為行業再添政策紅利,明確再生金屬產量突破2000萬噸目標,推動高端材料攻關與資源循環利用,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左右的目標為發展注入確定性。
中信建投指出,2024年初明確提出供給受限的資源品牛市,2024年和2025年得到印證,有色迎來波瀾壯闊的行情,站在當下,2026年依然看好有色再進階,維持牛市格局。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有色金屬行業個股有141只,11月以來,深圳新星、國城礦業和閩發鋁業漲幅居前,月內均上漲超20%。 從年內行情表現來看,20股累計漲幅超100%,中洲特材、招金黃金、興業銀錫、華鈺礦業等漲幅居前。
中洲特材年內漲幅最高,累計上漲222.41%。公司在高溫耐蝕合金制造上擁有高溫合金精鑄件定向快速凝固技術、大型高溫耐蝕合金砂鑄件防裂紋技術、鑄造工藝計算機模擬技術、大型高溫耐蝕合金電渣錠電渣重熔技術等十二項核心技術。截至11月10日,中洲特材股東總戶數為5.49萬戶,較上期(10月31日)下降4409戶,降幅為7.44%,公司股東戶數連續2期下降,累計降幅為23.04%。
斯瑞新材、中科三環、有研粉材、寶武鎂業月內獲得機構調研,其中斯瑞新材月內獲得12家機構調研。該公司表示,在高強高導銅合金材料及制品行業中,隨著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5G通信、消費電子、商業航天等下游應用領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市場對于高強高導銅合金材料及制品的需求潛力巨大,其中部分高端產品依賴進口,有較強的國產化替代空間。
市場資金對于有色金屬股的關注度高企。截至11月11日,月內有11只有色金屬股獲得融資資金加倉均超億元,中國鋁業、南山鋁業、天齊鋰業、廈門鎢業等6股的凈買入額居前,均超2億元。
月內獲得融資加倉的個股中,天齊鋰業、廈門鎢業、洛陽鉬業和鉑科新材等9股獲得5家以上機構評級,且機構一致預測2025—2026年業績有望持續增長超20%。
在電池回收和循環利用領域,天齊鋰業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濕法回收技術,實現了磷酸鐵鋰電池中鋰、鐵、磷等核心資源的高效、精準提取與回收,回收率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回收所得的碳酸鋰與磷酸鐵等產品均符合電池級標準。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郭潔)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