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冒充“抖音客服”以“取消抖音直播會員自動扣費”為由的詐騙高發。近日,鎮江市潤州區兩位老人遭遇此騙局,險些被騙。危急關頭,鎮江市公安局潤州分局鶴林派出所民警與時間賽跑,5小時內連續出擊,在轉賬前一刻“力挽狂瀾”,成功阻止兩起電信網絡詐騙轉賬,為群眾止損近20萬元。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稍不留神就會上當受騙,止付挽損往往是一場“時間戰”,關鍵時刻,民警果斷出手“力挽狂瀾”,為受害者守住了錢袋子。
2023年10月17日19時許,湖南長沙望城公安分局月亮島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遭遇電信網絡詐騙,值班民警夏卓迅速趕到現場,第一時間卸載了屏幕共享軟件,并與騙子拼手速,每當騙子下單一筆,夏卓就退一筆,找準空檔修改了密碼,同步取消了免密支付和月付功能,為劉女士挽回2800余元損失;2024年5月23日,山東濟南82歲老人王女士接到“冒充公檢法”類型的詐騙電話且深信不疑。得知此情后,歷下公安趵突泉派出所民警立即上門,并及時“搶”過王女士的手機、揭開騙局,幫其避免了75萬元的損失;2025年1月,上海市黃浦區一居民樓內,老年市民蘇衛紅(化名)正與電詐分子進行屏幕共享,4張銀行卡卡號、密碼、驗證碼、支付密碼基本上都被電詐分子摸清了,卡內1400余萬元的理財已被遠程操作贖回。但電詐分子仍然不停追問其他銀行卡信息,蘇衛紅“接受過反詐宣傳,感覺不對勁”。危急關頭,民警與時間賽跑,一系列操作“力挽狂瀾”,幫蘇衛紅保住了這1400余萬元。
基層民警一般事務繁多,反詐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現實生活中,也并不是所有受害人都能碰到民警及時趕到奪過手機,成功地保住自己的錢財。所以阻止詐騙轉賬,不能只靠民警“力挽狂瀾”。
在網絡信息繁雜的當下,不能輕信非正規渠道推送的投資理財信息,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隨處有陷阱。特別是老年人,更要提高警惕。電詐分子不會讓老人直接轉賬,而是騙取銀行卡信息,再進行盜刷、把錢一步步轉走。而現在不少老年人因為獨居在家或子女不在身邊,可以依靠的社交渠道太少,因此常會下載一些短視頻APP來打發時間。老人看到此類冒充平臺的詐騙短信,就容易被忽悠,造成信息泄露。要盡可能安裝和使用國家反詐中心推出的反詐軟件,如國家反詐中心APP、96110反詐預警勸阻專線等,降低被騙風險。
防患于未然,方為反詐最高境界。電信網絡詐騙從來都是可防性犯罪——事后打擊遠不及事先防范精準,事中止損亦不如事先識破從容。
守住反詐防線,關鍵就在筑牢“第一道屏障”:陌生鏈接堅決不點擊,不明二維碼一律不掃描,陌生賬號轉賬果斷拒絕;個人身份證、微信、QQ、抖音等賬號信息務必妥善保管,無論詐騙分子以“客服退費”“公檢法辦案”“高額返利”等何種名義利誘哄騙,絕不透露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核心信息。
只要把這些防范要點刻在心上、落在行動上,再狡猾的詐騙分子,也無縫可鉆、無機可乘。
來源:中國經濟網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