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對港股的配置力度顯著加大。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僅統計初始基金,下同)的港股投資市值達13622.11億元,較今年二季度末的9519.85億元環比增加43.09%。其中,權益類、指數型基金的港股投資市值分別為12316.53億元、7012.84億元,環比分別增加45.02%、73.07%。
在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看來,公募基金港股持倉市值在三季度末突破1.3萬億元,這既是港股價值引力增強的體現,也標志著公募資產配置的結構性變革。從投資價值看,港股科技板塊估值性價比凸顯,銀行等價值股也具備顯著優勢,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
資金流清晰地指向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產品。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華夏恒生科技ETF(QDII)、恒生科技、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QDII)等3只產品的基金份額分別增加118.37億份、112.69億份、102.60億份,均實現“百億份級”凈申購。
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崔悅表示,今年第三季度資金大量流入港股ETF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港股部分標的相較A股具備估值優勢,為投資者提供了具備性價比的配置選擇;其次,港股ETF以其交易便利、低費率和參與門檻較低等特點,有效降低了投資者跨市場布局的操作難度和成本;最后,布局港股ETF有助于分散單一市場風險。
從增持行業來看,資金流向呈現出鮮明偏好。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增持居前的港股標的包括商湯—W、阿里健康、中國生物制藥、石藥集團、協鑫科技等,集中于信息技術、醫療保健等行業,與恒生科技指數、港股醫藥指數的成份股高度重合。
“資金流入多聚焦于中國經濟轉型中的新興領域,反映出資金對相關板塊成長潛力的關注。”崔悅分析稱。
整體上看,資金正加速借道ETF布局港股市場。Wind資訊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投資港股市場的38只跨境ETF共吸引資金凈流入495.61億元;截至11月12日,年內資金凈流入達726.42億元。
崔悅表示,資金加速借道ETF布局港股市場,有助于提升市場流動性和定價效率,支撐港股市場穩健發展。
來源:證券日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