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渭南訊(記者 李文斌)11月11日,渭南市舉行“十四五”規劃 發展成就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華州專場。華州區委副書記、區長高波濤圍繞“奮斗‘十四五’ 華州新變化”主題,全面介紹了“十四五”時期華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
華州區南依秦嶺、北鄰渭河,轄9鎮1街道辦,總人口26.8萬,擁有“中國鉬業之都、國家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渭華起義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五張名片?!笆奈濉逼陂g,華州區緊扣建設“現代品質新城、綠色化工和新材料產業高地、生態田園城市典范、文旅融合發展樣板”奮斗目標,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八場硬仗”,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各項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2024年獲評“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潛力縣”,生產總值由“十三五”末的96.58億元增至118.55億元,突破百億元大關,年均增長6.2%;財政收入由3.48億元提高到4.47億元,年均增長13.4%。人均GDP由2021年的4.2萬元提升到2024年的4.5萬元,年均增長5.3%,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4。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21年的16:48:36調整為2024年的16:43:41,服務業比重加速提升。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2%,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5個百分點,研發投入強度穩定增長,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增強,2021年以來,全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瞪羚企業1家,載元派爾森成為渭南首家上市的民營企業。
產業轉型跑出加速度。工業方面,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圍繞“鉬金屬深加工、精細化工、循環經濟”三條重點產業鏈完成工業投資30.48億元,15個項目建成投產,金鉬新材料產業園等重大項目落戶,今年1—9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今年5月,華州工業園區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服務業方面,貢獻率提升至30%,在城區建成6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舉辦美食節、越野賽、特色農產品展銷、全國皮影展示展演大賽等活動,推動消費活起來、城市熱起來。同時,全面打造紅色游、生態游、鄉村游三條旅游線路,渭華干部學院建成投用,渭華起義95周年紀念活動成功舉辦,今年9月少華山盤龍嶺索道正式建成運營,新創排的《華·章》《渭華星火》等劇目在省內外巡演,華州皮影連續三年登上央視春晚、兩次走進《非遺里的中國》,華州區獲評“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農業方面,建成高標準農田7萬畝,華州山藥、花椒、黃金蜜桃等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個專業合作社入選國家級示范社。
城鄉面貌煥發新活力。堅持城鄉融合、建管并重,全面推進城市建設和鄉村振興,建成區面積比“十三五”末增加3.65平方公里,華州與全市一道邁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打通多條“斷頭路”,79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新增城區綠化面積67.4萬平方米,華州火車站重新運營并開通“綠巨人”動車。鄉鎮實現天然氣全覆蓋,城鄉供水一體化惠及群眾12萬人,新建改建縣鄉村公路151.6公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培育5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強村6個、減少 “薄弱村”57個,農村改廁完成4.45萬座、生活污水管控率達到65%、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7%,赤水鎮遇仙村等3個村入選全省第一批“千萬工程”示范村。
生態保護取得新成效。嚴格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總體規劃》,秦嶺保護區勘界立標全面完成,峪長制、網格長制等工作機制建立運行,發展遺留的27處廢棄礦山全部修復到位,2座小水電站整治實現“清零”目標,排查整治秦嶺違規穿越探險點位11個、線路16條,沿秦嶺的12個村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二華干溝9.5公里,解決8.5萬畝農田內澇,4個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獲評“全國節水型社會達標區”??諝鈨灹继鞌的昃?57天,森林覆蓋率達56.9%,成功創建“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區”。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十四五”以來,全區民生支出累計115.2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以上,累計實施40件民生實事。新建5所學校新增學位6180個,區人民醫院入選全國縣域慢病管理中心,“心電一張網”遠程診斷網絡覆蓋區、鎮、村179家醫療機構,全區人均預期壽命達79.8歲。幫扶1779名監測對象消除返貧風險,新增城鎮就業2.13萬人,發放惠農補貼14.1億元,獲評全省“2024年度平安區”。
展望“十五五”,華州區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科學謀劃華州未來5年的目標、任務和舉措,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華州新篇章。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