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促進新能源消納和調控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公布?!吨笇б庖姟分荚谕晟菩履茉聪{和調控政策措施,有力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規模高速增長、占比快速提升,消納壓力持續增加,如何統籌好新能源發展與消納已成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一項重大課題?!闭劶啊吨笇б庖姟返某雠_背景,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說。
《指導意見》明確,到2030年,協同高效的多層次新能源消納調控體系基本建立,持續保障新能源順利接網、多元利用、高效運行,新增用電量需求主要由新增新能源發電滿足。新型電力系統適配能力顯著增強,滿足全國每年新增2億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納需求,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
到2035年,適配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電力系統基本建成,新能源消納調控體系進一步完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在新能源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作用,新能源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高效消納,支撐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指導意見》圍繞分類引導新能源開發與消納、大力推動新能源消納新模式新業態創新發展、增強新型電力系統對新能源適配能力、完善促進新能源消納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強化新能源消納技術創新支撐五項重點任務提出了19項具體舉措。
為統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與就地消納,《指導意見》提出,重點在沙漠、戈壁、荒漠、沙化、鹽堿化等地區,合理布局外送基地,提高基地經濟性。通過新能源集成發展、東部地區產業梯度轉移、西部地區挖掘消納潛力等方式,促進“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實現規?;偷叵{。
聚焦優化水風光基地一體化開發與消納,《指導意見》提出,依托西南大型水電基地,充分考慮水電調節特性,優化配置新能源。對具備條件的存量水電外送通道,合理增配新能源,提升通道利用水平。
圍繞提高電網對新能源的接納能力,《指導意見》要求,優化全國電力流向,進一步擴大新能源資源配置范圍,穩步提升跨省跨區輸電通道規模。加強電網主網架建設,提升新能源的并網接納能力。大力推動配電網建設改造和智能化升級,加快打造適應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新型配電系統。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統籌推進新能源消納和調控工作,后續將針對《指導意見》提出的改革方向和任務,進一步細化完善配套政策,確保有關舉措落實落地?!鄙鲜鲇嘘P負責人表示。
來源:科技日報 劉園園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