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信改革再落重要一子。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公告,正式批復同意籌建新疆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疆農商銀行”)。自此,新疆成為繼遼寧、海南、河南、內蒙古、吉林后的全國第6個獲批籌建省級農商銀行的省區。
據新疆農信社2025年工作會議透露,新疆農商銀行開業后資產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上月底,新疆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召開全疆農村信用社干部大會,會議提到將力爭11月底實現新疆農商銀行掛牌開業。
“新疆農信的改革化險工作已有一定條件,此前通過‘分步走’,各地(州、市)級統一法人農商銀行已基本完成組建,這為組建全區統一法人農商銀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總體看,新疆深化農信社改革采取分步推進方式,改革路徑是比較清晰的。此前,南疆四地州農信機構已先一步完成地州統一法人。新疆首家地市級統一法人農商銀行在2023年12月揭牌開業——阿克蘇塔里木農商銀行由阿克蘇地區原5家農商銀行和3家農村信用聯社通過新設合并方式組建。2024年9月,同樣采用新設合并方式,阿圖什市、烏恰縣、阿克陶縣、阿合奇縣4家農信社組建的新疆克州農商銀行正式掛牌。去年底,新疆和田農商銀行和喀什農商銀行正式揭牌開業。
今年初,新疆組建全區統一法人農商銀行的方案即獲批。隨后,“積極籌建新疆農商銀行”作為新疆2025年重點工作,被寫入當地政府工作報告,改革由此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2025年3月17日,新疆農商銀行籌建工作小組等機構發布組建公告,其中提到,新疆農信聯社等56家新疆農信法人機構已分別履行內部公司治理程序,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以新設合并方式組建新疆農商銀行相關事項,并形成決議。原各機構的債權債務將由新設立的新疆農商銀行承繼。11月7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其已正式批復同意籌建新疆農商銀行,要求籌建工作小組自批復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籌建期間接受新疆金融監管局的監督指導。
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近年來,我國省聯社改革呈現“多點開花”的態勢。包括浙江、云南、四川等在內的多省農商銀行籌建開業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2023年年中,遼寧農商銀行、河南農商聯合銀行、山西農商聯合銀行也相繼獲批籌建,進一步推動了農信社改革的進程。同年12月,廣西農商聯合銀行、四川農商聯合銀行、海南農商銀行也陸續獲批籌建,為深化農信社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事實上,目前省級農信改革主要有省級農商聯合銀行模式和統一法人的省級農商銀行模式,新疆農商銀行便選擇了后者。
與省級農商聯合銀行模式相比,統一法人模式在集中資源、強化管控等方面的優勢明顯。一方面,它能夠集中配置資源。以新疆喀什農商銀行為例,成立后資本凈額達90億元,資產規模超700億元,相比之前分散的農信機構,可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當地重點項目和產業發展中。另一方面,有助于打造品牌形象,形成規模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讓農商銀行在與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同時,統一法人模式可將原基層農信機構變為分支機構,提升經營管理的合力與執行力,更好地貫徹落實各項政策和戰略部署,為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董希淼看來,我國農信社改革基本堅持“因地制宜”“一省一策”等原則。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各省份農信機構歷史、規模、風險、能力參差不齊,不能搞“一刀切”。即便是農商聯合銀行模式,各地實施情況也不盡相同。如浙江農商聯合銀行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而廣西農商聯合銀行是“自上而下”的模式,股權關系完全相反。在組建省級農商銀行方面,海南省采取“一步到位”方式,而遼寧省則采取“兩步走”方式。有些省份在省農商聯合銀行之下組建了部分市級農商銀行,有些省份則采取“省農商聯合銀行—縣區農商銀行”兩級架構。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鐘源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