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1月6日至7日,寶雞市渭濱區開展2025年“聚焦新質生產力 探尋渭濱新動能”專家調研行活動,邀請省市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深入一線,挖掘渭濱區新質生產力發展密碼,見證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調研首站走進位于西安的渭濱區傳感器(西安)科創中心。在這塊精心打造的“研發飛地”,調研團詳細了解了“西安研發、渭濱轉化”協同創新機制的運作模式,并參觀了相關科創企業?!爸行某晒Υ蚱屏宋紴I本地科創資源的限制,作為渭濱區鏈接高端人才與技術的‘前哨站’和項目孵化落地的‘橋頭堡’,正源源不斷地為渭濱產業升級注入強勁的科創動力?!苯T經開區招商服務局科長張小謙介紹。
在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道岔分公司的“數智化工廠”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新型數智化系統打破既有系統平臺邊界,實現了“人、機、料、法、環、測”六大資源集成交互,形成了跨業務、跨平臺信息化數據與業務貫通融合示范模式,助力我國鐵路道岔從“制造時代”跨入“智造時代”,推動鐵路道岔行業向更綠色、更低碳、更可持續方向發展。
在寶雞市新福泉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團深入生產車間,了解這家高新技術企業在機械加工、表面處理、增材制造等領域的創新成果。據企業負責人介紹,公司已憑借自主研發和產學研合作,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高精尖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與應用推廣。
在渭濱區數字經濟產業園,調研團走訪了陜西立邦軟件有限公司、寶雞華信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陜西翼迅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從賦能傳統產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到服務于智慧城市的綜合解決方案,再到獲得國家級獎項的智慧畜牧大數據云平臺,園區內企業百花齊放,共同構成了一個活力迸發的數字經濟生態圈,成為引領區域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
實地調研后舉行的“新質生產力主題座談”上,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趙鵬鶴博士、寶雞文理學院物理與光電技術學院院級大創中心主任、副教授張磊,企業代表與媒體進行了深入交流。目前,渭濱區數字經濟相關企業已超800家,2024年全區產值突破11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7%。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藍圖的關鍵節點。此次調研行不僅是一次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對未來發展的蓄力展望。從西安的“創新飛地”到寶雞的“智造工廠”與“數字園區”,渭濱區以清晰的戰略布局和扎實的產業步伐,勾勒出一幅新舊動能轉換、高質量發展加速的生動畫卷。面向未來,渭濱區將繼續深化改革、優化生態,激發新質生產力的澎湃動能,持續驅動區域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