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伯爾尼中國文化中心7日舉辦“國之大道219”中國故事攝影展,以88幅精美的攝影作品展現貫穿中國新疆、西藏、云南和廣西的國道219沿線壯美自然風光及豐富多彩的多民族和諧共生社會圖景。
本次攝影展的圖片由瑞士華僑攝影師鄧予立和瑞士民間友好機構“瑞中之橋”攝影師埃馬紐埃爾·埃羅共同提供,他們都曾多次去上述中國邊疆省份拍攝,并被“中國美景所深深震撼”。這些攝影作品帶領參觀者體驗喜馬拉雅山脈、藏傳佛教寺廟、雪山、草原、峽谷等壯麗風景,感受中國的自然和人文之美。近百位瑞中各界人士出席了開幕式,他們中很多人在參觀圖片展后都表示要“實地去看看真實的中國”。
中國駐瑞士大使錢敏堅在致辭時指出,今年是中瑞兩國建交75周年暨中瑞文化和旅游年,本次攝影展將帶領參觀者體驗國道219上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魅。他邀請瑞士觀眾有機會踏上219國道,感受中國廣闊疆域上動人心魄的壯美,結識臉上洋溢笑容的各族人民,也實地看看中國西藏、新疆等地區的真實情況。
在圖片展現場,鄧予立親自帶領來訪者參觀,逐一講解每幅圖片。他感慨地說:“國道219被稱為是中國風景最美的國道之一,我參與舉辦攝影展的目的就是將途中見到美麗的風景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與瑞士朋友們分享。我與瑞士攝影師艾曼努埃爾一起聯展,用中外兩種不同視角,讓參觀者全面觀察中國的美景。”
桂林山水是埃馬紐埃爾·埃羅最喜歡的景色之一。他指著一幅“漓江美景”說:“我在中國工作過一段時間,喜歡到各地旅游,有幸拍攝了很多中國秀麗的風景。中國非常大,跟歐洲國家完全不同,其山川壯美,非常值得去看。”
伯爾尼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崔可說,本次展覽的鮮明特點就是有中瑞兩位講故事的人:鄧予立先生與埃馬紐埃爾·埃羅先生,他們的攝影角度不同,但都是捕捉的心動瞬間。這是當代中國生動而真實的寫照,也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一定會受到廣大觀眾喜愛,助力中瑞兩國文明互鑒、民心相通。
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前館長賴納·福爾科默特地從列支敦士敦趕到伯爾尼出席圖片展。他說:“我特別喜歡中國風景,也喜歡中華文化。這些圖片所展現的中國美景,需要更多介紹給歐洲民眾。歐洲民眾需要更多了解中國和中華文化。”
一群土生土長的華裔青年和他們的漢語老師也來到現場參觀。看著喀喇昆侖山脈的皚皚雪峰、扎日南木措的蕩漾碧波、新藏線險峻蜿蜒的“天路”和阿里高原的蒼茫戈壁,一位祖籍廣東、名叫偉森的男孩感嘆:“我從未去過中國西部,特別是新疆、西藏,但非常向往照片里那些高山和湖泊,多樣的地貌和風土人情。這讓我感到像是心里發出某種呼喚,很激動。”
作為一名在海外從事漢語教學近三十年的教師,王夏女士表示,國道219不僅是地理位置上一個抽像的概念,更是中華民族堅韌精神的象征。對于遠離故土的新生代華人而言,這些影像幫助他們建立起直觀的國家認同感。
(來源:新華絲路 作者:陳俊俠、連漪)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