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米波雷達精準捕捉到電動車軌跡,尖銳的警報聲驟然響起,車輛在0.4秒內穩穩剎停,一場可能發生的慘劇被成功避免。
8月3日,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民主南路路口,一輛重型自卸貨車正向右變道。駕駛員渾然不覺,右側相鄰車道一輛電動自行車已隱沒在貨車的致命盲區中。
“嘀嘀嘀……”警報聲突然大作,盲區主動安全系統瞬間激活。刺耳的剎車聲后,車輛穩穩剎停,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悲劇。
事后,貨車司機胡師傅回想起來仍心有余悸:“當初不理解這套系統,感覺影響正常駕駛。現在真心感謝它,不僅幫我改掉了壞習慣,還挽救了我的‘后半生’。”
貨車盲區帶來安全問題
長期以來,貨車盲區一直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嚴重隱患。在全國范圍內,大貨車盲區事故頻發,尤其是右轉盲區導致的重大傷亡事故,已成為突出的安全問題。
在南平市,這一現象同樣不容樂觀。據統計,南平轄內保險機構貨車平均賠付率超過70%,高企的賠付率反映了事故頻發的嚴峻現實。
隨著南平市區一體化發展,建陽區城市建設提速,工程運輸車輛顯著增多。今年上半年,交管部門審批的重型貨運車輛入城報備量達4220條,同比上升28.3%,交通安全管理壓力持續增大。
南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副支隊長黃小康介紹:“前期調研發現,渣土車、攪拌車等工程車輛因結構特性視覺盲區大,事故亡人率高達0.6%,是其他車型的24倍,且70%的事故發生在啟動瞬間及右轉彎盲區。”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南平金融監管分局積極探索防災減損新路徑,配合公安交管部門收集轄內保險機構貨車承保相關數據,在廣泛開展前期可行性研究后,于2024年底正式啟動浦城縣貨車盲區主動制動系統安裝試點工作。
金融積極破題
南平金融監管分局推動形成的“監管引領、政府引導、保險參與、企業受益”合作模式,成為破解盲區困局的關鍵創新。
這一模式切實解決了保險公司不愿承保營運貨車的問題,通過保險參與風險減量管理,實現了多方共贏。
2024年11月初,南平市道安辦召開安裝貨車盲區主動制動系統試點推廣專題會議后,浦城金融監管支局迅速行動,主動響應浦城縣公安局提出的項目試點方案。
錨定目標,摸清底數。浦城金融監管支局及時組織轄內9家財險機構召開專題部署會議,引導轄內財險機構主動參與創新試點。
同時,配合浦城縣公安交管部門收集匯總篩選轄內財險機構已承保大貨車的數據,明確轄內符合安裝盲區剎車系統車輛的基本面,為后續項目推廣提供參考。
主動對接,多方協同。南平金融監管分局走訪轄內各家保險機構,引導他們加強與上級機構匯報溝通,開展項目前期可行性調研,爭取先行先試。
主動參與轄內財產保險機構、縣公安交管部門、科技公司三方合作協調推進會,共同商議項目落地合作可行模式。經多方共同努力,2024年12月2日,浦城縣貨車盲區主動制動系統安裝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橫縱聯動,破解瓶頸。南平金融監管分局高度重視,將該項目納入2025年保險重點工作,多次聽取浦城金融監管支局收集掌握的阻礙項目推廣的瓶頸問題匯報。
南平金融監管分局二級調研員葉建文攜中國人壽財險南平分公司及紫金保險南平分公司主要負責人赴浦城召開現場座談會,就因受營運貨車保險業務存在限速限費的規則限制影響保險公司主動參與等問題,進行現場協調指導。
葉建文表示,結合轄內保險市場情況,南平金融監管分局指導轄內保險行業協會開展車險業務自律工作,加強對保險機構之間車輛保險費率報價指導,減少競爭內耗。同時,指導轄內保險機構繼續與科技公司進行協商,加強對自動剎車系統的升級改造,將原有的“參與分成”合作模式改為“延長合作期限”雙贏模式,確保項目合作的可持續性。
創新凸顯成效
“你已進入盲區,請勿靠近。”當系統探測到障礙物接近盲區時,會發出碰撞預警提示;當障礙物進入盲區時,系統立即啟動主動制動,并在0.4秒內剎停車輛。
相比傳統的被動預警,浦城縣采用的“毫米波雷達+主動剎車技術”,從1.5米報警到1.2米主動制動的精準干預,如同為車輛裝上“智慧之眼”與“敏捷之手”。
這套系統的神奇之處在于其快速響應能力。一旦檢測到目標,“盲區主動安全系統”便會迅速發出預警,自動啟動剎車制動,從而預防因盲區引發的碰撞事故。
更值得稱道的是推廣中的“科技+保險”市場化運作機制。由保險公司通過風險減量服務承擔系統安裝及運維費用,運輸企業無償享受安全保障。
目前,建陽區15家運輸企業的193輛車已簽約安裝,目標車型安裝率均實現100%。
順昌縣也積極響應。這一創新模式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還形成了良性發展機制。
建陽禾鑫工程運輸公司車隊負責人陳北海表示:“這種模式切實為我們企業解決了投入大量經費的難題,又為車輛加了一道安全鎖。”
截至2025年9月末,浦城縣已完成轄內53輛貨車盲區主動制動系統的安裝“全覆蓋”。自今年4月正式運行以來,貨車盲區主動制動系統已成功觸發10余次主動避險,實現大貨車相關傷亡事故“零發生”的突破。
智慧賦能監管
在南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建陽大隊的智控平臺上,違規駕駛的工程車數據不斷更新,讓人一目了然。
該平臺整合轄區“貨車盲區主動制動安全系統”運行中衍生的數據資源,構建起工程車輛安全監管大數據中心,實時接入車輛狀態、系統運行、駕駛行為等關鍵信息,實現了“數據采集—風險分析—精準處置”的閉環管理鏈條。平臺同步建立由道安辦統籌,城管、交管、保險等多部門聯動的監管機制。
“一次緊急制動,挽救了兩個家庭!”8月7日,陳北海專程為建陽大隊送來一面印有“預防事故,主動作為”的錦旗,點贊交管部門推行的盲區治理新舉措為運輸企業裝上了一套“安全閥”。
數據顯示,自建陽區全域推廣覆蓋盲區主動制動安全系統以來,城市道路涉工程運輸車輛事故數量顯著下降48%。
這一成效得益于南平市全面推進的貨車盲區治理工作。6月19日,南平市貨車盲區主動安全系統安裝工作推進會在浦城召開。
隨后,順昌縣也積極響應,針對轄區所有的渣土企業、商砼企業的35輛大貨車實現簽約安裝全覆蓋,安裝率達100%。截至目前,南平市累計安裝車輛928輛,安裝率為98%,實現全轄覆蓋。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鮑曼君)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