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A股的走強,融資余額持續攀升,今年四季度以來增長上千億元。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A股融資余額達2.48萬億元。隨著融資余額的上升,部分券商通過上調兩融額度拓展業務,也有券商通過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來進行風險防控。業內人士認為,兩融業務規模的提升折射出當前市場融資需求的旺盛,但券商在業務擴展的同時須注意防范風險,券商可通過折算率、保證金比例、擔保比例等核心參數實現動態風控。
10月28日,上證指數盤中突破4000點。這是時隔10年之后,滬指再次突破4000點。
業內認為,融資盤等杠桿資金在本輪行情上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A股融資余額達2.48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長70億元。四季度至今僅一個多月,融資余額就增長了1021.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融資余額大幅增長6264億元,已逼近2014年牛市時全年融資余額6739億元的增額。
盡管融資余額規模增長迅速,但市場整體杠桿水平尚未過度,風險可控性較強。中證數據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兩融市場平均維持擔保比例為281.62%,遠高于130%的平倉警戒線。從杠桿水平來看,截至11月6日,兩融余額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為2.46%,兩融交易額占A股成交額的比例為11.3%,均低于2015年峰值時期的4.7%和22.3%。
面對融資需求的增長,券商通過上調兩融業務規模上限、降低融資利率、調整保證金比例等措施,在拓展市場份額的同時防控風險。
隨著股市走勢向好、融資余額持續攀升,券商紛紛上調兩融業務規模上限。
11月1日,華泰證券公告稱,將其兩融業務總規模上限調整為不超過同期凈資本的3倍。招商證券也公告稱,同意將融資融券業務規模上限由1500億元增至2500億元。
據了解,除了上調兩融業務規模,融資利率成為券商角逐的領域。目前,融資利率普遍在5%左右,部分券商已將融資利率壓降至4%以下。
多位券商人士表示,一般來說,客戶資金規模越大,議價能力越強。如果是高頻交易者,融資利率就更容易獲得優惠。
有大型券商經紀部人士透露,對于新開戶資產量達到特定規模的優質客戶,融資利率可以低至4%以下如3.5%。
在風險管控層面,調整保證金比例成為券商的核心風控手段。如國金證券和華林證券先后將除北交所以外的標的證券融資保證金比例上調至100%。業內認為,此舉反映了券商信用業務需求旺盛、額度趨緊的現狀,也體現了券商在業務擴張中對風險控制的重視。
此外,券商也對部分漲幅較大的融資融券標的折算率進行調整,如10月以來曾對中芯國際、佰維存儲等的可充抵保證金折算率進行大幅下調。
(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陳燕青)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