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化工行業盈利連續三年下滑,部分化工品行業競爭激烈,行業整體處于虧損狀態。今年以來,多個行業積極響應國內“反內卷”號召,積極推進行業自律,以期重塑產品供需平衡,推升產品價格,提高行業盈利能力。從行業景氣度來看,目前農化、制冷劑、生物能源、輪胎及金屬鉻等行業正處于景氣度上行周期。
如據GGII統計數據,2025年一至三季度國內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到430GWh,已超過2024年全年總量的30%,預計全年總出貨量有望達到580GWh,同比增長67%。儲能需求高增長,疊加鋰電國補退補前的搶裝刺激下,上游鋰電材料需求旺盛,部分產品供不應求,價格呈現持續回暖。
另據Nutrien預測,2026年全球鉀肥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至7400萬—7700萬噸,在行業主要企業擴產延后的背景下,全球鉀肥價格有望維持高景氣,并有進一步探漲空間。
中信證券表示,化工板塊目前主要圍繞三大主線進行交易:1)儲能需求帶動產業鏈景氣度提升,上游鋰電等材料供需格局有望重塑,重點推薦新能源相關的材料標的;2)化工“反內卷”持續加碼,多行業發起行業自律,化工品價格有望底部回暖;3)化工品行業自身高景氣,主營業務有望保持高增長。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吳永芳)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