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間,蘇農銀行公告稱,近日,該行董事會收到董事、行長莊穎杰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莊穎杰由于工作變動原因,申請辭去該行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行長職務。值得注意的是,莊穎杰此前因超期履職受到媒體關注。蘇農銀行2024年年報顯示,莊穎杰行長的任期起始日期為2017年8月23日,至今8年有余,超過了監管要求的7年輪崗期限。
原銀保監會2019年12月發布了《關于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回避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關鍵人員和重要崗位員工輪崗要求作出明確規定,銀行保險機構應結合自身行業、所處地域的特點,加強重要崗位管控,建立關鍵人員和重要崗位員工輪崗制度,對于在業務運營、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各級管理層成員、內設部門負責人和重點業務崗位員工,應明確輪崗期限、輪崗方式等要求,嚴格實行輪崗制度。其中,輪崗期限原則上不得超過7年。
公開報道顯示,高管超期履職問題在地方性銀行中時有發生,有的銀行甚至曾出現多位關鍵人員同時任期超限。
從公司治理結構的角度看,關鍵人員長期固化,容易形成決策路徑依賴,可能忽視新興風險,導致銀行戰略決策滯后于市場變化。更需要警惕的是,銀行高管超期履職還可能催生“一言堂”問題,易形成固定的權力格局,其他決策參與者可能因 “習慣服從” 或 “擔心風險” 而減少制衡行為,使內部制衡機制淪為空談。
這有真實的案例可以佐證。2022年12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江西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曉明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通報顯示,陳曉明所涉問題包括“長期棄守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責任,將江西銀行視為‘私人領地’,自立規矩、自行其是,任人唯親、排斥異己,嚴重污染所在單位政治生態”。公開資料顯示,自2006年起,陳曉明先后就任于南昌市商業銀行、南昌銀行和江西銀行主要領導崗位。另據江西銀行官網介紹,江西銀行的前身南昌市商業銀行系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于1998年2月注冊成立的城市商業銀行,經原中國銀監會批準,南昌市商業銀行于2008年8月更名為南昌銀行。
事實上,監管層當初設立“任期剛性”的初衷就在于,進一步加強對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行為的監管,推動行業自律和內部廉政建設,提升內控機制有效性,督促各機構員工公平公正履職。
此外,關鍵人員長期盤踞核心管理崗位,還會堵塞內部優秀管理人才的晉升通道,讓核心人才因職業發展空間受限而萌生去意,造成重要人才流失。在這樣的環境里,因管理團隊僵化形成人才壁壘,也難以吸納更多外部新鮮血液進入,最終將侵蝕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拖累其發展步伐。
破解銀行高管超期履職問題,無疑需要監管部門強化“任期剛性”。一方面,嚴格按照《銀行業金融機構董事(理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對銀行高管的任職資格進行審核,確保高管在任職前符合相應條件。另一方面,加強監督檢查,定期對銀行高管的任職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超期履職等違規問題,并依法依規對違規銀行及高管進行處罰。
還應看到,超期履職問題在地方性銀行中更為突出,這與人才供給的結構性矛盾有關。優秀的金融管理人才往往更傾向于頭部銀行,而在區域性經營的局限下,既具備綜合管理能力又深諳區域市場的優秀人才更為稀缺。對此,需要激活本土人才存量,建立儲備人才池,同時拓寬外部引才渠道,并通過優化薪酬激勵、暢通職業發展通道等舉措營造良好的留才生態,形成“引才—育才—留才”的人才管理閉環。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張小潔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