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在上海拉開帷幕,43萬平方米的展區面積、4108家境外企業攜珍而來。這場以“越辦越好”為承諾的東方之約,不僅是各國經貿交流的盛會,更是中國高水平開放的生動實踐。它彰顯了全球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書寫著國際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全球“尖貨”同堂迎客,是進博會最具魅力的風景線之一。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舉辦以來,經過8年的開放合作,進博會早已成為全球新品的“首秀地”與“試驗場”。本屆展會,西門子醫療2.5秒完成全身掃描的血管造影系統、依視路融合視聽“黑科技”的智能助聽眼鏡,皆以“亞洲首秀”“中國首展”身份填補技術空白。還有宜家弗斯達馬年“中國新春”系列產品,阿斯利康帶來首次展出的創新藥……461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集中亮相,將進博會的吸引力具象化為觸手可及的創新成果。這些“尖貨”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了全球創新的前沿趨勢,也讓我們感受到在全球化浪潮中,各國在科技領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積極態勢。它們是進博會的明星,也是全球合作的使者,傳遞著創新與進步的力量。
“新”意滿滿,是規模創新高的活力源泉。首先,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等新理念成為展會的關鍵詞,眾多企業展示了他們在環保材料、清潔能源利用、資源循環再生等方面的新成果。其次,“新”模式為展會增添了動力。43個交易團與700多個分團的專業對接、80余場貿易洽談活動的精準匹配,讓“展品變商品”的轉化效率持續提升。此外,新的合作機遇不斷涌現,新的合作模式不斷催生全新業態。進博會的“新意”,已成為驅動全球產業鏈升級的重要動力。
“共享大市場”“投資中國”——在進博會現場,這樣的標牌隨處可見,道出了全球企業的共同期待,也揭示了進博會的共贏密碼。規模的持續擴容,源于進博會“相互成就”的核心價值——中國以開放之門成就世界,世界以創新之力賦能中國。正如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副執行主任多蘿西·騰博所說:“過去7年,借助進博會,盧旺達的辣椒、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尼泊爾的羊絨等成了中國居民家中的‘新寵’?!睂θ蚱髽I而言,進博會是破解發展瓶頸的“金鑰匙”。對中國而言,進博會是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前沿技術的引入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多元產品的供給滿足民眾美好生活需求,更通過制度型開放實踐完善市場化體系。這種雙向奔赴的合作,是在開放聯通中相互成就的真實寫照。
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受沖擊。在此背景下,進博會規模創歷史新高更具時代分量。它以實打實的合作成果證明,開放合作仍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依然是人心所向。中國用持續縮減的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不斷擴容的自貿試驗區、擴大的免簽政策,回應著全球對開放的期待,為全球貿易注入珍貴的確定性。
來源:人民網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