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渭南訊(記者 李文斌)11月6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四五”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臨渭區專場發布活動。臨渭區委副書記、區長菊峰就臨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菊峰表示,“十四五”以來,全區上下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聚焦全面建成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以建設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區和老年友好型城市為目標,持續錨定做精城區、做強園區、做優景區“三個主攻方向”,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全區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轄區生產總值突破40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5%以上,是2020年的1.24倍;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14億元,年均增長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40億元,年均增長7.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較2020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8萬元和2萬元左右,較2020年分別增加1.1萬元和0.6萬元,城鄉收入比從2.64降至2.4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累計完成30.1億元、235.6億元,較“十三五”期間分別增加11.3億元、16.4億元。
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深入開展銀發產業綜合開發、高新產業集聚發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三大行動”。主導產業鑄鏈賦能,出臺支持銀發產業24條政策措施,銀發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高新產業聚鏈成勢,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成功獲批,入駐企業68家、產值突破30億元。全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戶,培育“兩化融合”、省級創新型、專精特新企業24戶,入庫科技型企業100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現代農業強鏈增效,新增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10家、龍頭企業17戶,村集體經濟總量超50億元。實施果業品牌戰略升級規劃,種植葡萄26萬畝、年產40萬噸,獼猴桃9.7萬畝、年產12萬噸,“臨渭葡萄”以34.99億元穩居中國果業品牌葡萄類榜首,獼猴桃“龍珠異果”獲評全國果業振興百強品牌,兩大產業相繼入選全省現代農業產業鏈典型縣。
“十四五”期間,全區實施重點項目282個、完成投資418億元,老城街城市供排水改造、標準化廠房二期等163個項目建成投用,沋河幸福河湖、老城風貌提升等119個項目扎實推進。策劃儲備“十五五”重大項目1033個、總投資3300億元,數量、體量分別是“十四五”1.5倍、2.7倍。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規模達到38.35萬畝,政務事項辦結時限平均壓減60%,企業開辦壓至0.5個工作日,率先在全市實現所有街鎮“一枚印章管審批”。
菊峰表示,臨渭區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增進人民福祉為根本目的,決戰決勝“十四五”,精心謀劃“十五五”,在全市高質量發展中站排頭、當先鋒,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渭南新篇章貢獻臨渭力量!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