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尚書·堯典》記載,節氣最早根據晝夜最長最短和晝夜等分,有了二分二至的概念。后來,《呂氏春秋》又在二分二至的基礎上,分出四立。再后來,在《淮南子》中才有了二十四節氣。西漢武帝時期,國家確定使用《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固定下來。

古籍里的二十四節氣什么樣?古人們是如何來過二十四節氣的?2025年,光明網聯合國家圖書館推出“古籍里的節氣”短視頻欄目,以古籍為媒,梳理二十四節氣相關的實證資料,講述二十四節氣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的源起、演變以及民俗故事。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古人在立冬這一天有著滿滿的儀式感——皇帝不僅要率領三公九卿去北郊迎冬,還會給大臣們發棉襖;百姓則互相道賀迎冬,同時也要忙碌著腌制冬菜,為過冬做好準備。本期節目請跟隨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研究館員任昳霏走進古籍,去了解立冬節氣。
來源:光明網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