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利率環境下,銀行凈息差持續收窄,非息收入成為拉動銀行營收增長的重要突破口。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非息收入1.22萬億元,較今年上半年增加3000多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83億元。從增幅來看,銀行業非息收入分化逐漸顯現,今年前三季度,僅18家銀行實現非息收入同比正增長;受債市波動影響,8家銀行投資收益同比下滑,31家銀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負。
財富管理業務向好推升銀行中收
拆解非息收入結構,發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對非息收入影響較為明顯。
整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27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實現正增長,其中增幅超10%的銀行有12家。具體來看,常熟銀行、瑞豐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大增,增幅分別為364.75%、162.66%。部分國有大行也在高基數基礎上實現穩步增長,例如,農業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前三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3.34%、11.48%、8.07%。
前三季度,隨著國內消費需求回升、資本市場回暖,財富管理、消費金融等業務迎來發展機遇,帶動部分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增長。中國銀行董事會秘書卓成文表示,該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長的原因主要是代理業務、托管和其他受托等業務收入增長較好。
與此同時,15家銀行前三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成都銀行、重慶銀行、浙商銀行下降幅度較為明顯,降幅均超20%。成都銀行表示,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下降主要系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減少所致。
債市波動拖累非息收入
今年以來,受債券市場擾動,估值損益下降,部分銀行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表現不佳。前三季度,8家銀行投資凈收益同比下滑,31家銀行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為負,拖累非息收入乃至營業收入的增長。
例如,招商銀行在三季報中表示,前三季度該行非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4.23%。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0.90%,而其他凈收入同比下降11.42%,主要是債券和基金投資的收益減少。
平安銀行也在三季報中分析稱,前三季度該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8%,一方面受貸款利率下行和業務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受市場波動影響,債券投資等業務非利息凈收入下降。
華夏銀行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8.79%,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45.05億元,同比減少約78億元。華夏銀行行長瞿綱在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前三季度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債市波動影響,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減少。
除全國性商業銀行外,部分區域性銀行也面臨同樣困境。例如,青島銀行在三季報中表示,前三季度,該行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合計16.90億元,同比減少1.52億元,主要是債券市場走勢弱于上年同期,雖然進行止盈操作,價差收益增加,但是估值收益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銀行投資收益表現搶眼。例如,建設銀行、長沙銀行前三季度投資收益同比增長均超100%。
短期內債市難以跳出震蕩行情
中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肖斐斐認為,公允價值變動受債市影響波動較大,比較而言,國有大行公允價值變動相對平穩,而股份行和部分區域性銀行由于FVTPL資產占比較高,受債市波動影響相對較大。
蘇商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杜娟認為,在財富管理領域,國有大行和中小銀行面向客群不同,后者需進一步推進差異化經營和細分領域深耕,為非利息收入提供支撐。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需進一步做好短期收益與長期風險之間的平衡,應強化風險管理,增加投資組合的多樣性,減少對單一市場或產品的依賴;同時,應建立更加靈活的投資策略,根據市場環境及時調整資產配置。
展望后市,南京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江志純在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四季度債市定價將逐漸向基本面和資金面回歸。但各類影響因素仍會形成一定擾動,博弈空間相對有限,短期內債市難以跳出震蕩行情。
在興業銀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林舒看來,下階段基本面、資金面整體上仍利好債市,流動性整體充裕。但是風險資產表現較好,債券性價比減弱。受市場因素影響,后續其他非息收入增長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來源: 中國證券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