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開展首日,“四葉草”迎來了全球各地的客人。八年相約,進博會已成為世界見證中國市場不斷開放的窗口,在這場“買全球、賣全球”的盛會中,中國與世界分享廣闊的機遇。
今年,新老朋友再度遠跨重洋、如約而至。第八屆進博會共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參展,展覽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總數均創歷史新高。
在今年的展商中,與大宗商品相關的各類全球企業陣容龐大。從金屬到運輸,從糧食到生活,期貨品種早就在進博會上和全球好物悄然“配對”,成為全球商品貿易背后的“守護者”。
紙漿是造紙產業的關鍵原料,上期所紙漿期貨上市后,為該行業提供了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今年9月10日,膠版印刷紙期貨及期權、紙漿期權在上期所正式掛牌交易,造紙行業風險管理工具再添利器。上期所“產業培訓基地”項目在漿紙行業首次落地的企業——金光集團APP(中國),是連續八年參與進博會的“老朋友”。
金光集團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表示,進博會不僅是產品展示的舞臺,更是理念交流、資源對接與戰略協同的高地。此次參展,希望能展示企業以“綠色”和“向善”為底色的發展路徑,也期待為構建產業生態和諧共生格局、助力“雙碳”目標實現貢獻更多力量。
作為上期“強源助企”產融服務基地,金光集團APP(中國)認為,上期所為其提供了產品風險對沖和套期保值的平臺,對保持產業鏈商品價格體系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未來,金光集團APP(中國)將積極推動漿紙產業產融結合,助力中國漿紙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自2013年鐵礦石期貨在大商所上市以來,國內鐵礦石衍生工具體系逐步完備,既有場內期貨、期權等工具,也有涵蓋商品互換、場外期權、標準倉單和非標倉單交易等的場外業務。在鋼鐵產業鏈企業經營環境日益復雜的當下,鐵礦石衍生品成為助力鋼鐵產業精細化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
作為全球領先的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今年攜多款優質礦產品再度亮相進博會。“進博會的如期舉辦,表明中國開放的大門依然敞開,這對我們外資企業而言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讓我們能夠安心地繼續深耕這一廣袤市場,憑借優質產品和服務不斷謀求新的發展機遇。我們也期待借助進博會這一在國內外均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平臺,持續強化淡水河谷的品牌形象,分享淡水河谷的減碳實踐,讓可持續采礦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淡水河谷中國區總裁謝雪表示。
本屆進博會上,嘉吉、邦吉、ADM、路易達孚等全球四大糧商集體亮相農產品展區。在糧油商品中,每一滴油的流通都離不開期貨市場這一“穩定器”的默默守護。得益于大豆、豆油、豆粕等期貨產品對油脂產業鏈的全面覆蓋,嵌入衍生品的貿易形式成為產業鏈風險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棕櫚油貿易中,中國價格的影響力正在逐漸顯現。期貨市場正將“油瓶子”的穩定幸福,帶到每一個中國家庭的餐桌。
“八赴進博,嘉吉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這里不僅是我們展示創新實力的舞臺,更是與中國本土市場雙向賦能、共同成長的重要平臺。”嘉吉中國區總裁管慧麗表示,在華深耕逾五十年,嘉吉始終以“全球技術+本土洞察”為引擎,積極應對營養、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課題,致力于開發更契合中國消費者與客戶需求的創新解決方案。
管慧麗介紹,今年嘉吉緊扣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從全球農場到中國餐桌”的主題,全面展示農業供應鏈、動物營養與健康、食飲消費等領域的全鏈路創新成果。依托進博會平臺持續深化在中國市場的產業共贏網絡,嘉吉計劃與各行業伙伴在谷物、牛肉、動物營養、鐵礦石等領域簽署多項戰略采購與重要合作協議,總金額約28億美元。
作為全球貿易的串聯者,本屆進博會服務貿易展區吸引了眾多供應鏈企業參展。其中,進博會“全勤生”國貿股份今年在展區中全景展示了其國際化業務,包括關系國計民生、布局全球的冶金、漿紙、能化、有色、紡織、農產、橡膠、新能源八大產業鏈和主營產品實物,以及在負責任供應鏈、ESG方面的發展成果等。
“我們為客戶提供包括采購服務、分銷服務、價格管理、物流服務、金融服務、市場研發、數智運營、產業升級等在內的可定制的一站式產業綜合服務。在日常經營中,我們也會積極運用期貨工具來做好風險管理。”國貿股份國際化發展部副總經理連瑞煒介紹,通過形式豐富、實物化、場景化的展示,公司希望讓大家了解到供應鏈管理在串聯與流通中是不可或缺的,以及供應鏈企業在幫助上下游企業承接資源、平抑價格波動、助力保供穩價、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崔蕾)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