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11月5日,2025年第二期“陜西好人榜"暨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延安市黃陵縣舉行,銅川市李耀玲、翟曉戰夫婦,趙江松3人光榮上榜。
近年來,銅川市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重要回信精神,從公民道德建設的“小切口”入手,將先進典型培育選樹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著力打造“德潤銅川·好人之城”精神高地,推動市民思想覺悟與社會文明程度同步提升,為資源型城市全面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3人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50人(群體)榮登“中國好人榜”,46人榮獲陜西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32人(群體)榮登“陜西好人榜”。
助人為樂
李耀玲、翟曉戰夫婦

李耀玲、翟曉戰夫婦是銅川市耀州區廟灣鎮柳林村河東組村民。1992年李耀玲與翟曉戰結婚,新婚不久的李耀玲發現屋后窯洞里住著一個“啞巴大哥”。老人名叫宋占全,是五保戶,生活無依無靠。心地善良的李耀玲做好飯,總會給老人送去一碗。1997年,老人居住的窯洞坍塌,李耀玲和丈夫翟曉戰牽掛著老人,主動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照顧。夫婦倆不會啞語,為了讓老人不覺得孤單,便自學簡單手語,靠“比劃”和老人進行日常溝通交流。有一年冬天,老人不小心摔倒,右腿股骨頭壞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李耀玲夫婦放下手里的活計悉心照料。在他們眼里,宋占全就是他們的“親大哥”,是“家里”的長者。面對周圍的各種猜忌和閑言碎語,夫婦倆依然默默地堅持照顧著老人的衣食起居。如今,老人身體健康,精神矍鑠,一家人和睦融洽,他們的善舉也贏得了鄰里稱贊。28年來,李耀玲夫婦無怨無悔地悉心照料聾啞老人,讓老人安享晚年,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生動詮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他們的事跡被《銅川日報》等媒體報道。
孝老愛親 趙江松

趙江松是銅川市印臺區城關街道南苑社區居民,曾榮獲“銅川市道德模范”“銅川好人”等榮譽。25年來,他用雙肩扛起贍養四位老人、撫養兩個孩子、照料智障妻弟的重任。父親確診心臟擴張性心肌炎,17年間,他帶父親輾轉三地五家醫院,陪診超200次。父親病情剛有起色,母親又患上帕金森病,生活不能自理。他每日為母親換洗被褥,讓母親體面生活。除了侍奉雙親,趙江松還肩負起照料智障妻弟的責任,妻弟先天智力殘疾,生活無法自理,他就是智障妻弟的“人生監護人”,他不嫌臟不嫌累,20多年來,為妻弟換洗的被褥堆起來足有一人高。岳父先后患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他多次陪同就醫,白天跑手續,晚上睡在走廊長椅上,連護士感慨“從沒見過這么孝順的‘兒子’”。近年來趙江松在照顧家庭之余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累計捐款捐物萬余元。他將孝道從家庭延伸到社會,雖肩負重擔,卻從未放棄,用堅守譜寫愛的贊歌。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