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的參與機構范圍有望擴容至城商行。此前,該業務僅限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參與。據上市公司公告,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已與部分上市公司簽署了有關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貸款承諾函。日前獨家獲悉,除了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外,寧波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也有望獲得該項貸款業務的相關資格。
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作為拓寬信貸投放渠道、增強優質客戶黏性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重要抓手,正吸引著銀行積極布局。Wind數據顯示,該政策落地一年來,數百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相關貸款進展。
城商行有望獲得貸款資質
今年4月,北京銀行高管層透露,央行已將北京銀行納入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四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對象。如今,相關事項似乎取得了新進展。
10月16日,之江生物發布公告稱,擬以不低于6000萬元、不超過1.2億元的資金回購公司股份,資金來源包括公司自有資金和股票回購專項貸款資金。該公司表示,已取得北京銀行上海分行出具的貸款承諾函,具體貸款事宜將以雙方簽訂的貸款合同為準。
不僅是北京銀行,今年6月,寶明科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已取得上海銀行深圳分行出具的貸款承諾函,借款金額不超過700萬元,借款期限不超過36個月,資金專項用于回購上市公司股票。寶明科技表示,此次回購專項貸款業務符合《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等要求,并符合銀行按照相關規定制定的放款政策、標準和程序。
叢麟科技也在6月公告稱,公司取得了上海銀行市南分行出具的貸款承諾函,銀行方承諾提供不超過3600萬元的股票回購專項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3年,資金專項用于回購股票業務,承諾函有效期12個月。叢麟科技表示,此次股票回購具體貸款事項以雙方正式簽訂的股票回購貸款合同為準。
去年10月出臺的《關于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包括政策行、國有大行、股份行在內的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可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Wind數據顯示,已有數百家上市公司披露自身或大股東股票回購增持貸款進展。在這些上市公司披露的貸款提供方中,北京銀行、上海銀行不屬于前述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釋放出該項業務有望擴圍的信號。
“若能爭取到資格總是好的”
“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相關政策一推出,我們就仔細研究,很遺憾城商行沒在貸款機構名單中。一般來說,城商行對本地上市公司十分了解,所以我們也在積極爭取。若能爭取到資格總是好的。”在采訪過程中,多位城商行人士表達了類似的想法。
事實上,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正吸引著銀行積極布局:已獲資格的銀行爭搶優質客戶,未獲資格的銀行積極申請該類業務資格,以求拓展業務增量。
上述有望獲得貸款資格的一家城商行人士表示,一方面,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能夠為城商行服務區域內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及主要股東提供規范、高效的融資渠道,支持其穩定并提升公司價值,傳遞信心,從而有效增強區域資本市場的活力與韌性。
另一方面,該業務有利于城商行優化信貸結構和客戶結構,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更好地將金融活水引向資本市場,助力區域內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城商行獲得資質,將有力支持其服務區域內的企業(尤其是當地上市公司),并隨著市場需求的釋放帶來業務增量。
從銀行角度看,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不僅拓寬了信貸投放渠道,也增強了與優質上市公司的合作關系。某國有大行人士表示,此類貸款的簽約客戶多為資質優良的企業,該業務有助于提升優質客戶黏性,并協同投行、財富管理等業務條線,通過加強行司聯動實現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切實支持了資本市場穩定發展。”該人士強調。
一家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的負責人表示:“自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推出以來,前來商洽該業務的銀行絡繹不絕,既有地方分行,也有總行,有些券商會居中介紹。”面對眾多的選擇,該負責人坦言,他們的決策標準是看哪家銀行提供的條件更具競爭力。
時機與成本制約需求方
通知表示,金融機構在發放此類貸款后,可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首期再貸款總額度為3000億元,年利率1.75%。
實踐中,銀行發放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利率與1.75%的再貸款利率之間往往存在利差,這構成了銀行的收入,銀行的實際放貸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再貸款總額度的制約。除此之外,銀行內部通常還會設定,對單家上市公司或大股東發放專項貸款金額上限不得超過該公司公告的回購或增持股票總金額的特定比例。
從專項貸款涉及的上市公司主體看,民營企業是絕對主力。業內人士表示,相關貸款有效破解了企業資金窗口與回購時機錯配的問題。
上述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負責人表示:“以前常常出現股價合適時賬面資金不足,資金充裕時股價又不理想的情況,專項貸款為公司提供了更加靈活便利的金融工具。”
不過,也有多家上市公司持觀望態度。據調研,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部分企業認為近一年未遇到合適的回購窗口,二是該產品的利率水平對部分企業的吸引力有限。
北方地區某上市公司人士表示:“回購是公司認為自身價值被低估而做出的決策,本質上是獨立于融資行為的。在該工具推出前,我們已完成一輪回購;工具出臺后,一直未遇到合適的回購窗口。”
對處于適當回購期的企業來說,選擇該工具則是看中它的便利性以及利率優勢。然而隨著市場融資環境變化,部分資質較好的企業發現,該貸款的利率優勢正在減弱。上述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負責人透露:“我們曾考慮使用這一工具,但隨著其他貸款利率持續下行,專項貸款利率已缺乏顯著優勢。”
據悉,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利率一般不低于1.75%,不高于2.25%。此外,對貸款對象的限制也影響了部分企業的使用意愿。有公司曾探討為大股東尋求股票增持專項貸款,但因該產品僅面向機構股東、不向自然人開放而未能推進。上述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負責人表示:“若未來該工具向自然人開放,將具備很強的吸引力。”
根據上市公司公告,從貸款類型來看,股票回購專項貸款占據主流;在期限結構上,三年期成為上市公司的主流選擇。企業普遍認為,較長的還款周期更符合實際需求,也為上市公司開展中長期市值管理提供了充足的時間。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回購資金被視為費用化支出,無法像經營性貸款那樣通過項目回款償還,若期限過短,大規模回購可能顯著消耗公司當年利潤,帶來較大資金壓力。“除非本身有充裕的盈余資金,企業會傾向更長的還款周期。”該人士表示。
來源: 中國證券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