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梳理,今年的大牛股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貴金屬、機器人、創新藥等板塊。可以看到,這其中不少題材與未來科技產業息息相關。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在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時指出,“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推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氫能和核聚變能、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等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華安證券認為,“十五五”規劃建議公布明確部署新興產業及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發展方向,體現政策端對高水平科技發展大力支持,通過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實現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擴大內需并有效應對外部沖擊。
方正證券表示,新質生產力有望得到完善的發展規劃目標及支持,推動相應產業高速發展。未來產業高速發展趨勢下有望帶動多領域相關產品及零部件進入量產階段。
據數據寶統計,有142只個股機構年內發布的研報標題涉及量子科技、腦機接口、具身智能和6G等未來產業;其中66股涉及具身智能,33股涉及氫能或核聚變,20股涉及量子科技,13股涉及生物制造或生物合成,8股涉及腦機接口,2股涉及6G。
從涉及的研報數量來看,國盾量子居首,有14份相關研報標題提及量子。銀河證券認為,公司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三大主要賽道均具備規模化、產業化能力,稀缺性凸顯,有望充分受益。
銀輪股份、中堅科技兩只個股均有7份研報標題提及具身智能。甬興證券表示,銀輪股份積極拓展人形機器人領域,產品體系包括熱管理模組、旋轉關節模組、執行器模組、靈巧手模組及關鍵零部件,部分品類已量產。
三未信安、杭叉集團、華光環能、均勝電子等個股均有5份以上研報標題提及相關未來產業;奧普特、川寧生物、嘉必優、諾力股份等個股均有3份以上研報提及相關未來產業。
民生證券指出,川寧生物合成生物學相關產品有望進入穩步兌現階段。
上述未來產業成長空間值得期待。華源證券表示,量子科技代表未來,量子計算最具想象空間。量子科技主要包括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測量,通過利用量子疊加、量子糾纏、量子不可克隆等特性,可以實現傳統方法所無法實現的計算能力、安全性和測量精度。該機構認為,“十五五”時期有望成為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階段,技術的持續突破為未來的商業化鋪平道路。
部分公司的成長性值得期待。據數據寶統計,3家及以上機構評級個股中,有59只個股一致預測明年及2027年凈利增速均超20%。其中國盾量子、新時達兩只個股未來兩年機構一致預測凈利增速均超100%,合鍛智能、神州信息、華中數控等個股凈利增速均超50%。
從股價表現來看,上榜個股年內平均漲幅接近62%,大幅跑贏同期大盤表現。具身智能、核聚變等題材漲勢較好,合鍛智能、應流股份、安培龍、美湖股份、中堅科技等個股股價翻倍。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陳見南)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