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正著手兩項關鍵工作,一是面向全國新增地區的母行分支機構理財經理開展養老理財產品培訓,二是積極在市場上遴選合適的養老理財投資資產。”某股份行理財公司人士日前透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于促進養老理財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后,多家理財公司迅速響應,從產品創新、資產配置及投顧服務等方面加快布局。
業內人士表示,經過四年試點,此次金融監管部門將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地區擴大至全國,是大力發展養老金融大文章的具體舉措,將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選擇,也將為資本市場引入更多長期資金。
創新驅動
通知將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地區推廣至全國,并設定三年試點期限,是我國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認為,通知讓專業化的養老理財服務惠及全國投資者。從更深層次看,全國試點的推開將有力引導社會資金向養老資產轉化,促進金融與養老產業深度融合。對投資者而言,重要的是根據自身養老規劃,仔細考察產品期限、費用結構和投資策略,審慎選擇。未來三年試點期既為產品創新留出空間,也為政策優化提供窗口,將推動形成更加成熟、規范的養老理財市場。
如何讓養老理財惠及全國投資者,多家理財公司達成的共識是創新。多位理財公司人士坦言,接下來要做好三方面創新,一是養老理財產品創新,二是養老金融服務創新,三是養老理財機制創新。
通知堅持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支持理財公司投資與養老特征相匹配的長期優質資產,加大對健康產業、養老產業和銀發經濟的支持力度。支持理財公司完善養老理財產品設計,豐富產品形態,為投資者開立養老理財賬戶,提供養老理財顧問咨詢、信息查詢等多樣化養老金融服務。支持理財公司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綜合考慮養老理財產品所投資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征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
豐富養老理財產品形態
調研發現,客戶對養老金融產品的核心訴求明確集中在低風險、收益穩定等方面。
通知鼓勵試點理財公司發行10年期以上,或者最短持有期5年以上等長期限養老理財產品。支持試點機構依法在養老理財產品購買、贖回、分紅等方面進行靈活設計,更好匹配投資者個性化養老需求。
“基于這一洞察,在投資管理過程中,我們特別注重控制組合波動與回撤,目標是在保障投資者持有體驗的基礎上,爭取實現長期穩健的回報。”貝萊德建信理財養老項目負責人童雪敏介紹。
此外,結合渠道反饋與市場研判,貝萊德建信理財計劃適時推出適合不同風險偏好的養老理財產品,以更好地響應客戶需求與市場變化。
作為首批試點機構,光大理財表示,將在前期試點經驗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養老理財產品和服務,豐富養老理財產品形態,發揮銀行理財在大類資產配置領域的資源稟賦,通過多資產、多策略運作,努力在市場波動中為投資者創造穩健的投資體驗,更好匹配投資者個性化養老投資需求。
推動專業投顧服務
通知支持試點理財公司為每位投資者開立養老理財賬戶,記載投資者持有養老理財產品份額及其變動情況,協助投資者做好養老資金儲備和規劃。支持試點理財公司按照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為投資者提供養老理財顧問咨詢服務,但應履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義務,并做好利益沖突防控工作。
當前,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金配置仍以投資者自主決策為主導,專業機構的資產配置服務滲透率較低。業內人士認為,若能由專業機構基于客戶實際需求提供科學、系統的資產配置方案,有望進一步釋放養老理財市場潛力。
某理財公司副總經理建議,可借鑒海外成熟市場的做法,根據客戶的年齡、收入、退休時間、理想生活水準等因素,綜合測算其所需的養老替代率與資金規模,評估現有儲蓄與投資計劃是否足以支撐未來養老目標,并提供相應的配置建議。例如,動態調整不同資產類別的占比,并每年進行回顧與優化,確保養老計劃持續朝向預設目標推進。
貝萊德建信理財表示,公司正持續深化與銀行渠道的合作,致力于根據客戶年齡、風險承受能力及財務狀況等因素,提供差異化產品組合與演示支持。例如,通過測算客戶的養老資金缺口與剩余積累年限,反向推導出適合的資產配置方案,并將目標風險型養老理財產品嵌入其中,幫助客戶更直觀地理解該產品在其整體養老規劃中所發揮的作用,從而增強配置的針對性與客戶的感知度。
來源: 中國證券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