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在2025年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表示,中國證監會將緊緊圍繞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的工作主線,錨定深化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的目標任務,系統謀劃推出更多有力度的開放舉措。
“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國資本市場始終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以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的定數應對外部環境的變數。”李明表示,“十四五”期間,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證監會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從市場準入到規則對接,步穩蹄疾推出了一批牽引性強、含金量高的標志性開放舉措,取得了積極成效。
5年來,行業準入全面放開,市場互聯互通持續深化,產品開放穩步推進。
對于下一步對外開放,據李明介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進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中國證監會將切實增強政策的穩定性、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持續加強與國際投資者常態化溝通,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見效。
二是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務實合作。著力提升境外上市備案質效,擴大滬深港通標的范圍,支持將人民幣股票交易柜臺、REITs等納入港股通,積極支持香港推出國債期貨,豐富香港離岸人民幣風險管理工具,堅定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推動形成在岸與離岸協同發展、良性互動的新格局。
三是進一步加強開放環境下監管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建設。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與包括香港證監會在內的跨境監管與執法合作,加強資本跨境流動和風險監測,推動信息共享、政策互商、處置協同,堅決防范風險跨境傳染與共振,共同推進全球資本市場治理改革,推動資本市場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韌性。
李明表示,中國證監會熱忱歡迎更多國際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同時,李明提出三點倡議,一是做投資價值的發現者。隨著新“國九條”和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加快落地見效,中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持續提升,市場內在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營收、凈利潤實現同比雙增,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2.1萬億元,再創同期新高。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4.1%,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1個百分點。在穩健性日益成為資產配置的優先選項和稀缺資源的當下,具有強大韌性的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將提供不可替代的投資機遇。希望國際機構從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內涵中,發現投資價值,抓住機遇投資中國、深耕中國,共享中國發展紅利。
二是做改革發展的貢獻者。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如何與時俱進,深化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和機制創新,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包容的投融資服務,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希望國際機構發揮專業優勢,分享有益經驗,提出寶貴意見。
三是做市場穩定的維護者。穩定和安全是資本市場擴大開放的保障。希望國際機構在華投資展業始終堅持以符合法律法規、監管要求為第一準則,堅持長期主義,健全內部風險管控體系,加強與監管部門溝通協作,參與構建多元共治的風險防控體系,共同筑牢資本市場“安全網”。
來源:證券日報 吳曉璐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