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基金三季報披露結束,公募產品前三季度重倉情況也整體揭曉。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有55只公募產品年內凈值增長率超過100%,為持有人帶來了良好的投資體驗。
上述55只產品包含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等類別,其中多只產品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而多數業績優異產品踐行長期主義。
比如,某規模超百億元的創新藥主題基金,三季報顯示該產品前十大重倉股均為醫藥領域優質上市公司,包括百濟神州、康方生物、信達生物、中國生物制藥等;同時,前十大重倉股的合計市值占基金總市值的70%以上。且該基金早在成立之初,便重倉百濟神州等多只醫藥股,堅定看好醫藥資產,并長期持有,成為諸多踐行長期主義的產品之一。
該產品三季報顯示,今年以來,我國創新藥企“出海”繼續提速,多筆大金額海外授權落地,創新能力獲得全球認可,多家港股頭部創新藥企業有望陸續從今年起利潤轉正。資本市場對創新藥板塊的認可度迅速提升,資金流入迅猛。
與上述創新藥主題基金長期重倉某一類資產相同的,還有某只主題為先進制造的基金。數據顯示,截至第三季度末,該基金管理規模超過100億元,三季度重倉股包括北特科技、斯菱股份、偉創電氣、震裕科技等多只工業股和可選消費股,前十大重倉股合計持有市值占基金總資產的40%以上。據梳理,北特科技和斯菱股份等多只個股,早在2024年中報時,就出現在該基金產品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中。
上述先進制造主題基金的2024年二季報提到,“產品核心配置的是擁有供應鏈優勢、技術具有護城河、價值量較大的優質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公司。”堅守這一觀點所取得的超額收益也在今年三季報中有所體現,該產品基金經理表示:“相信機器人行業長期具備較大的成長空間,近幾個季度也已有不錯的表現。”
分析人士表示,近些年,中國創新驅動政策持續發力,推動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核心技術領域加速發展。同時,市場情緒偏向成長風格,資金持續流入高景氣賽道,疊加行業景氣度提升,為相關主題基金創造超額收益機會,這為公募基金踐行長期主義提供更好的資產配置基礎。
業內人士認為,從今年前三季度多數業績優異的基金表現來看,基本具備三大核心特征,包括行業聚焦與低換手率、策略一致性等。
綜合來看,基金踐行長期主義不是簡單的口號,而是通過策略紀律、風險控制和投資者教育構建成熟的投資體系。
(稿件來源:證券日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