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ETF市場再次迎來里程碑時刻。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債券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規模突破7000億元,達7000.44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年初,債券ETF規模不足1800億元,如今其規模已突破7000億元大關,成為多種投資創新工具中發展最為迅猛的品種之一,這一增長態勢充分體現了投資者對債券ETF這一創新工具的認可。
30只規模均超百億元
債券ETF市場的擴容不僅體現在總體規模上,更反映在單只產品規模的壯大上。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全市場53只債券ETF中,有50只產品規模均超過10億元,其中30只產品規模均超100億元。
從基金公司管理規模看,博時基金和海富通基金的債券ETF管理規模均已突破千億元,成為全市場僅有的兩家千億元級債券ETF基金管理人。
資金的持續涌入是債券ETF規模增長的直接推動力。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來,債券ETF吸引資金凈流入額達4222.94億元,共有20只債券ETF年內凈流入額均超100億元。其中,海富通中證短融ETF、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易方達上證基準做市公司債ETF年內資金凈流入額居前,分別為366.28億元、268.96億元、189.35億元。
“債券ETF正從‘小眾工具’向‘主流配置’轉型,其流動性、透明度優勢在低利率時代尤為突出。”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表示,債券ETF不僅具備指數基金的優點,還擁有交易快捷靈活及場內質押的便利性,憑借低風險與穩健回報的雙重優勢,已逐漸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重要配置工具。
陜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投資顧問陳宇恒表示,部分債券ETF還有效解決了信用債個券差異大、單券流通規模小、流動性相對較弱、信用風險管理難等問題。
科創債ETF等成引擎
今年債券ETF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主要得益于科創債ETF和基準做市信用債ETF等創新產品的推出。
據梳理,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來市場上共計新成立32只債券ETF,其中8只年初上市的基準做市品種的信用債ETF,目前合計規模已達到1223.75億元;今年下半年以來新發的24只科創債ETF,更是吸引資金凈流入1821.05億元,當前產品合計規模達2523.44億元。這些創新產品的相繼推出,為債券ETF市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
上述年內新成立的32只債券ETF,目前整體規模為3747.18億元,年內資金凈流入額為2822.28億元,分別占債券ETF總體規模的53.53%和66.83%。
我國債券ETF市場歷經十余年建設,自2024年起迎來爆發式增長,如今更是已突破7000億元大關。展望后市,債券ETF市場仍具廣闊空間。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可采取“啞鈴型”策略布局:防御端配置短久期的基準做市信用債ETF,鎖定穩健票息;進攻端增配科創債ETF、超長期國債ETF,捕捉政策紅利與利率下行帶來的資本利得。隨著債券ETF產品體系向更多細分領域延伸,債券ETF將進一步銜接居民理財需求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為債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稿件來源:證券日報)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