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印尼大唐金光電力有限公司正以人才培養為紐帶,持續深化中印尼能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通過連續組織印尼籍員工赴華培訓,公司在促進技術共融、提升本地員工專業水平、推動項目提質增效等方面成果顯著,成為中印尼能源合作中“軟聯通”的生動實踐。
持續派員赴華學習 搭建合作橋梁
2025年,大唐金光公司先后選派兩批印尼籍業務骨干赴中國學習交流。首批四名員工——薩卜漢、丁達、西吉特和艾迪,于9月參加了由中國大唐集團組織的“共鑄卓越,共享未來”專題培訓。為期12天的課程涵蓋智慧電廠技術、新能源管理等內容,并安排了托克托發電廠等項目的實地考察。
“從超大規模集中發電項目到遠程集控的風光儲電站,中國在能源清潔化、智能化領域的創新實踐令人驚嘆。”薩卜漢在培訓分享會上表示。他指出,中國的智能控制系統為印尼電廠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益借鑒。
10月,公司再次組織第二批四名骨干員工赴華,參加由中國商務部主辦的“一帶一路”國家大型燃煤電廠運維技術培訓班。本次培訓更加聚焦專業技能,涵蓋燃煤電廠運行維護、設備管理和故障診斷等核心內容,為印尼員工提供了系統學習中國先進發電技術的平臺。
技術與文化并重 促進理解互信
兩批培訓雖然主題各異,但都兼顧了技術學習與文化體驗。在大唐集團培訓中,學員們不僅了解了電力生產的智能化管理模式,還參觀了光伏治沙項目。“在中國參訪期間,我看到技術與管理協同的重要性。光伏治沙項目既解決了能源問題,也改善了生態環境,這種理念值得我們學習。”丁達說。
第二批參加商務部培訓的員工在學習運維技術的同時,也深入了解了中國工程文化。“在培訓班上,我們學習了最新的燃煤電廠運維技術,也感受到了中國工程師精益求精的精神。”來自蘇拉威西肯達里發電廠的薩哈曼表示,“這種專業精神將直接影響我們回國后的工作方式。”
培訓期間,學員們還參訪了北京歷史文化遺址和現代工業基地,體驗了中國高鐵與智能電網建設,深刻體會到中國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這種文化理解為后續的技術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培訓成果落地見效 推動項目提質增效
赴華學習成果已在印尼本地項目中得到應用。西吉特在參加培訓后,將學到的光伏設計理念應用于公司屋頂光伏項目,優化設計方案后,項目發電效率顯著提升。另一位卡爾登電廠參培工程師也表示,借助在培訓中掌握的設備診斷技術,成功解決了鍋爐長期效率偏低的問題。
公司管理層高度重視培訓成果的轉化與推廣,專門成立“赴華培訓成果轉化小組”,確保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有效落地。同時,公司建立內部培訓機制,由赴華員工擔任講師,將學習成果分享給更多員工,帶動全員共同提升,形成知識傳播的“倍增效應”。

深化合作機制 推動共贏發展
兩次赴華培訓不僅提升了員工個人能力,更深化了中印尼能源合作的戰略互信。通過持續的學習與交流,大唐金光公司搭建起中印尼技術專家間的常態化溝通平臺,并在此基礎上推動印尼能源企業與中國設備供應商開展更緊密的合作。同時,公司與中國研究機構展開聯合研究,探索適應印尼本地條件的能源技術方案。
未來,大唐金光公司計劃將赴華培訓常態化,每年選派優秀員工赴中國學習,并邀請中國專家來印尼交流指導,推動技術與文化的雙向互動。公司還計劃建立“中印尼能源技術聯合創新中心”,為兩國能源合作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撐與人才保障。
大唐金光公司表示,將繼續秉持“以技術交流促合作、以人才培養促共贏”的理念,助力印尼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攜手推動“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印尼能源合作走向更高質量、更深層次。
(來源:新華絲路 作者:馮鈺林 葉平凡)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