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上市銀行三季報正式收官,中小銀行業績隨之揭曉。從披露數據來看,前三季度,中小銀行業績分化特征顯著,整體呈現“城商行領跑、農商行居中、股份制銀行承壓”的格局。
城商行業績表現突出
梳理三季報數據發現,中小銀行盈利分化趨勢明確:城商行業績整體表現尤為亮眼,農商行業績呈溫和增長態勢,股份制銀行雖仍處盈利下滑區間,但已釋放業績企穩信號。
從城商行具體表現來看,17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14家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家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部分銀行兩大核心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重慶銀行業績表現最為亮眼,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7.4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歸母凈利潤48.79億元,同比增長10.19%。
此外,青島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等亦保持穩健增長:青島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0.13億元、歸母凈利潤39.9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03%、15.54%;南京銀行同期實現營業收入419.49億元、歸母凈利潤180.0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79%、8.06%;寧波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49.76億元、歸母凈利潤224.4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32%、8.39%。
除城商行外,多數農商行同樣實現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雙增”,但整體增長幅度相對溫和,處于中小銀行的“中間梯隊”——多數農商行保持個位數增長,僅個別銀行實現兩位數增長。
與城商行、農商行的增長態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多數股份制銀行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與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不過,一些股份制銀行前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同比降幅已較上半年明顯收窄,體現出業務調整逐步見效。以平安銀行為例,該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06.68億元,同比下降9.8%;歸母凈利潤383.39億元,同比下降3.5%,兩項指標降幅較上半年分別收窄0.2個百分點、0.4個百分點。
針對中小銀行的業績分化現象,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分析稱,城商行的亮眼表現,主要得益于區域內旺盛的信貸需求支撐,貸款業務保持較高增速,進而帶動整體業務穩步發展;而部分股份制銀行業績下滑,一方面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影響,貸款利率下行導致凈息差收窄,盈利面臨壓力;另一方面受債市波動沖擊,債券投資等業務的非利息凈收入有所下降。
風險壓力趨緩
在業績分化的同時,中小銀行資產質量整體呈現向好態勢,不良貸款率普遍維持低位。
具體來看,截至第三季度末,無錫農商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與上年末持平,分別為0.78%、0.83%、0.76%,保持行業較低水平;其余多家銀行不良貸款率實現同比下降,其中重慶銀行不良貸款率降至1.14%,較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華夏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58%,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低至1.05%,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
對于部分銀行資產質量的改善,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表示,中小銀行資產質量改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嚴監管背景下,上市農商行、城商行加大存量風險處置力度,積極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其二,上市農商行、城商行圍繞自身定位,深耕區域市場,持續優化信貸投放結構;其三,宏觀調控政策加力并取得成效,為中小銀行資產質量改善提供了外部支撐。
來源: 證券日報 彭 妍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