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晚間,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生物”)披露2025年三季度報告。第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6億元,同比增長1.24%,環比增長11.6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565.17萬元,環比增長超70%;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4998.86萬元,環比增長超100%。
隨著國內企業技術實力和產品競爭力的持續提升,生命科學、醫療器械等行業板塊成長邏輯已從“國產替代+滲透率提升”向“國際化拓展+技術創新”升級,估值體系面臨重構。海爾生物憑借“四大產業協同+AI技術賦能”,既承接了國內市場旺盛需求,也憑借產品與技術實力在海外市場打開了廣闊空間,正處于行業階段性復蘇的前沿。
經營韌性彰顯 三季度釋放業績回暖信號
據太平洋證券發布的研報,生命科學上游行業經歷十年發展周期后,當前已進入估值修復與產業升級共振的新階段。當前板塊估值仍處于低位,疊加供給出清、需求回暖及國產替代提速三重邏輯,均為行業觸底反彈提供了支撐。海爾生物表示,公司第三季度隨著營業收入增長、業務結構升級和產品競爭力提升,盈利能力恢復性提升。
生命科學板塊的復蘇,也給海爾生物帶來了充足信心。在基于行業的常態化發展和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進行初步測算后,該公司預計收入端將在2025年確認拐點。而隨著新建產能逐步釋放和創新品類加速放量,利潤端更有望在2026年迎來拐點。
四大產業動能強勁 業績穩健點愈發牢固
海爾生物表示,第三季度業績的回升,得益于公司近年來布局的低溫存儲、智慧用藥、血液技術、實驗室解決方案四大產業初見成效,已顯示出穩健的業績支撐作用。
從今年市場情況來看,海爾生物四大產業各有突破,特別是以智慧用藥、血液技術、實驗室解決方案為代表的新產業業績增勢明顯,前三季度實現中個位數增長,占總收入比重進一步提升至約48%,“傳統業務穩基本盤、新業務提增速”的新格局持續強化。
其中,海爾生物智慧用藥產業錨定醫院藥品管理痛點,推出了醫院藥品“存轉配發用”全流程數智化閉環方案,2025年上半年自動化用藥市場份額已躋身行業前三。血液技術產業直面采供血體系智能化、數字化需求,打造了在國內市占率超50%的血漿采集方案,并向“智能設備+基礎耗材+軟件平臺+增值服務”延展,進一步打開盈利天花板。實驗室解決方案產業成功承接國產替代大潮,總有機碳分析儀、紫外分光光度計、生物安全柜等細分產品國內市場份額居于絕對頭部位置。
新產業爆發出旺盛市場潛力的同時,海爾生物傳統優勢業務低溫存儲產業也持續保持代際領先,核心產品市場份額穩居國內市場第一。根據國內各主要招標網公開數據統計,前三季度該公司超低溫、低溫、培養箱、安全柜、離心機系列產品的市場份額繼續穩步提升。低溫存儲產業第三季度整體收入基本持平同期,增長轉正。
領先技術疊加廣闊市場 企業估值重塑在即
向更深層次挖掘,海爾生物四大產業的高速發展,也離不開AI技術提供的底層支持,以及該公司在海外探索出的廣闊市場空間。
一直以來,海爾生物都致力于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變革。此前,已搭建了“大模型-智能體-AI終端”的多層次AI底座,實現AI與場景的深度融合。
今年,海爾生物又在人工智能底座深度融合的基礎上,升級了研發體系:以AI、自動化、智能化、材料4大通用技術為“橫”,制冷、環境控制、分選分離、生物應用4大垂直技術為“縱”。以此為基礎,海爾生物得以持續探索AI科技體系與生命科學和醫療創新場景深度融合的產業新范式,使四大產業得以快速響應市場內不同場景需求,持續裂變出新產品或解決方案。從此前披露的數據來看,上半年海爾生物發明專利累計獲得數同比增長48%。
不斷擴張的產品矩陣和AI技術賦能下領先的技術實力,也為海爾生物在海外的持續突破鋪平了道路。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海爾生物實現海外市場收入6.34億元,同比增長20.18%。公司“一國一策”的在地化策略推進順利,第三季度本地化運營體系實現了對法國的覆蓋,累計覆蓋18個國家。疊加產品本地化注冊認證的加快,不僅驅動了低溫存儲業務持續發展,智慧用藥、實驗室解決方案等新業務增長動能正逐漸顯現。
科創硬實力疊加廣闊海外市場,海爾生物也據此打造了新時期生命科學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中信建投在研報中指出,行業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改進式創新、突破式創新的產品正在被逐步認可,也有一批公司積極戰略拓展第二增長曲線、實現海外業務高增長,估值迎來上漲。
行業復蘇、業績回暖的同時,海爾生物前進的步伐也并未停歇。技術創新、產業協同、政策紅利以及國際化布局的多重因素疊加,更為海爾生物描繪了可預期的增長空間,中短期業績的持續復蘇與爆發值得期待。
(來源:證券日報網 劉釗)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