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商祖、商業、商朝”的發祥地,10月28日,商丘市人民政府順利舉辦了第十屆華商文化節金融助商活動。曾在商丘市寧陵縣工作過的鄭商所期貨及衍生品研究所副總經理呂保軍出席活動,并圍繞期貨市場的起源、發展及其在區域經濟中的應用,深入闡述了期貨市場在支持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巨大潛力。
從自身的工作經歷出發,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呂保軍表示,相較于證券、銀行、保險等金融行業,基層工作人員對期貨市場的認知較為薄弱。在實際的基層工作中,他發現縣域經濟在利用期貨市場方面仍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潛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
具體到期貨市場能為縣域經濟帶來哪些幫助,呂保軍結合自身經驗介紹道,由于廣大農民缺乏專業知識和資金儲備,難以直接參與期貨市場,而“保險+期貨”的創新融合,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通過保險公司與期貨公司的合作,在方便農民理解和使用金融工具的同時,“保險+期貨”將農民面臨的市場價格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如今,“保險+期貨”已為商丘市多個縣區的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盡管我國并沒有上市梨期貨,但相關人士研究發現,蘋果和梨的生長和消費周期十分接近。為幫助商丘市寧陵縣果農抵御價格波動風險,進一步促進寧陵縣鄉村振興,2023年,銀河期貨牽頭創新設計了一套應用蘋果場外期權規避酥梨價格波動風險的服務方案。該項目共產生賠付52.93萬元,每噸酥梨賠付約382元,賠付率達106%。該項目不僅保障了果農的利益,更提升了縣域特色農產品的風險管理水平。”呂保軍說。
針對當下商丘市期貨工具利用情況和期貨市場發展現狀,呂保軍建議:
第一,推動期貨機構在商丘設立辦事機構或分支機構。商丘市目前并沒有期貨機構。作為農業大市、工業大市,商丘市應積極引進期貨公司分支機構,推動期貨市場服務下沉區域,提升本地化服務能力。
第二,希望商丘市積極爭取交割庫資源。交割倉庫可以吸引大量貿易商和加工企業聚集,不僅能夠促進地方產業鏈的完善和升級,還能為地方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和稅收,推動區域特色產業壯大。同時,要注意做好后續交割庫監管工作。交割庫既是期貨市場和實體經濟連接的錨點,也是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著力點,相關人士要注重防范相關風險,確保交割庫運營合規透明,避免出現虛假交割、倉單重復質押等問題。
第三,地方政府要做好期貨市場相關培育和服務工作,積極舉辦期貨知識普及活動。比如加大對基層干部、農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主體的培訓力度,提升其對期貨工具的認知與運用能力。結合本地產業特色,推動“保險+期貨”項目擴面提質,重點支持酥梨、辣椒等特色農產品項目落地。
第四,希望商丘市政府繼續推進區域特色品種上市工作,爭取通過期貨品種的創新和完善,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和產業需求,為商丘市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期貨日報網 作者:張夢)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