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全球金融市場迎來“超級央行周”。其中,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將在北京時間10月30日公布利率決議。目前市場普遍預計,三大央行將走出分化路線:美聯儲大概率繼續降息25個基點;歐日央行則維持現有利率不變。這種貨幣政策差異,也成為影響全球匯市走向的關鍵因素。
美聯儲降息幾乎是“板上釘釘”
對美聯儲而言,此次降息幾乎是“板上釘釘”。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0月28日,市場預計美聯儲在月底的議息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7.8%,12月繼續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也得到充分定價。
這背后,弱于預期的美國通脹數據為美聯儲降息鋪平了道路。因美國政府“停擺”,原定于10月15日發布的美國9月CPI數據推遲至24日公布。美國勞工統計局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9月CPI同比上漲3%,環比上漲0.3%,低于市場預期;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美國9月核心CPI同比上漲3%,環比上漲0.2%,同樣低于市場預期。
民銀國際研究團隊稱,最終數據顯示當前美國的通脹壓力略低于市場預期,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對通脹的影響不甚顯著,不構成對美聯儲降息的掣肘。
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疲軟則進一步強化了美聯儲降息的必要性。受美國政府“停擺”影響,原定于10月初公布的美國9月非農就業報告至今尚未發布。有“小非農”之稱的ADP數據顯示,9月美國私營部門減少3.2萬個就業崗位,為2023年3月以來的最大降幅;美聯儲“褐皮書”也提到,美國各地區、各行業勞動力需求普遍低迷。
與此同時,美聯儲可能還會釋放“結束縮表”的信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月曾公開表示,量化緊縮可能即將接近尾聲。華泰證券研報稱,考慮到近期流動性壓力信號多次出現、量價等技術指標均指示流動性已觸及轉換閾值,且鮑威爾此前也已經和市場溝通相關意向,預計美聯儲有較大概率在年底前宣布停止縮表。
此外,加拿大央行將于10月29日公布貨幣政策決議,市場預計該央行將降息25個基點至2.25%,以提振美國關稅威脅下的疲弱經濟。
歐日央行預期“按兵不動”
與美聯儲持續降息不同,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這次大概率會選擇“按兵不動”,但兩者的考量卻大相徑庭。
自2024年6月開啟降息進程以來,歐洲央行已下調利率8次,今年7月起維持利率不變至今。市場分析認為,歐洲央行的降息周期可能已經結束。不過,一些歐洲央行官員仍表示不能完全排除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此前公開表示,當前歐元區貨幣政策與經濟狀況“處于良好位置”,2%的通脹目標已經達成,將采取措施保持價格穩定。但她并未表態降息周期已經結束:“我永遠不會那樣說,因為我認為央行行長的工作永遠不會真正結束。”
日本央行對貨幣政策持謹慎態度,更像是多重壓力下的“無奈選擇”。自日本央行終結負利率時代、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路徑以來,其一直維持緩步加息的姿態。當前,日本通脹水平已逐步擺脫長期低迷區間,但內生需求與生產率提升的動力尚顯不足。
與此同時,日本央行也可能被政治因素束縛住手腳。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主張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可能導致日本央行延緩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
“盡管高市早苗的財政或貨幣政策有鴿派傾向,但在上任之初很難立即對貨幣政策產生影響,經濟數據仍是決定利率走向的關鍵。”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陳杰瑞表示,利率市場預期日本央行下次加息至少要等到明年初。
全球匯市震蕩調整
幾大央行的貨幣政策分化,也成為影響全球匯市的關鍵因素。
上周,美元指數震蕩收漲,當周累計上漲0.39%。因美國9月通脹數據低于預期,市場對美聯儲年內再降息兩次的預期有所強化,美元指數在數據公布后有所回落。但由于本月降息早已被市場提前消化,對美元指數走勢整體影響有限。
非美貨幣尤其是日元表現不佳,成為推動美元指數反彈的主要原因。美元指數是衡量美元對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程度的綜合指標,主要反映國際外匯市場上美元的相對強弱。上周,日元對美元累計下跌1.5%。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日前表示,對日元匯率而言,高市路線下貨幣政策正常化速度可能放緩,這意味著短期內日本與主要發達經濟體之間的利差仍將維持,對日元形成一定的壓制,階段性走勢或偏弱。
長期來看,在美聯儲降息周期下,美元指數或仍將延續偏弱走勢。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等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預計年內后續以及2026年其降息操作或將持續。此外,關稅政策對美國基本面的沖擊逐步凸顯等因素,或使得美元指數延續偏弱運行的趨勢。
對于人民幣而言,在全球匯市震蕩調整過程中,人民幣匯率依舊以穩為主。中間價整體向偏強方向調整,支持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10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7.0856,較前一個交易日調升25個基點;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雙雙升破7.10關口。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預計美元指數上行空間有限。國內方面,經濟基本面將為人民幣匯率提供重要的內在支撐。綜合各類影響因素,預計短期內人民幣還會處于偏強運行狀態,接下來要重點關注美元走勢和人民幣中間價調控力度。總體而言,未來人民幣匯率仍將以穩為主,總體上會延續與美元反向波動、波幅相對較小的運行格局。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陳佳怡)





掃一掃分享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