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證監會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會議提出,“統籌開放與安全,有序推進市場、產品和機構雙向開放,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表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對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高質量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意義重大。同時,期貨公司也應積極把握期貨品種的開放契機,抓住市場發展機遇。
近幾年,國內五大期貨交易所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尤其是在國際化品種方面。截至目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以下合稱“合格境外投資者”)可參與境內期貨期權的品種達到104個;加上將于10月28日上市的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月均價期貨,國際化品種數量將增至107個。
多位期貨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穩步擴大高水平開放,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仍是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
鄭州商品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國際化品種研發,落地PTA(精對苯二甲酸)保稅交割,適時擴大合格境外投資者可交易品種范圍,力爭實現聚酯期貨板塊整體對外開放;拓展跨境合作新空間,穩步推動與境外期貨交易所結算價授權合作,加強國際市場交流,持續提升鄭州期貨市場的全球定價影響力。
廣州期貨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積極對標世界一流交易所,重點在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圍繞“雙碳”戰略,布局綠色發展特色品種;二是深化科技賦能,建設先進技術系統;三是優化市場服務,提高產業參與度和功能發揮水平;四是夯實業務基礎,提升市場運行質量和監管水平。
在業內人士看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和推動期貨市場雙向開放是相輔相成的,期貨公司在市場開放過程中,應當積極把握開放契機,爭做共建者。
中糧期貨副總經理楊英輝表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是中國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提升我國全球大宗商品定價權和金融市場話語權的關鍵舉措。同時,作為市場重要參與者,期貨公司要積極配合交易所建設,提升專業服務能力,為境內外交易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共同推動中國期貨交易所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
安糧期貨投資咨詢部總經理鐘遠表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是推動中國期貨市場從“大”到“強”的關鍵躍升,對于期貨公司而言,在建設過程中不應是旁觀者,應當爭做共建者,通過深化產業服務、科技賦能金融等手段,抓住市場開放新機遇,完成自身的轉型升級。
國元期貨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期貨市場雙向開放,是為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提供發展基礎,這些開放舉措不僅豐富了境外投資者的風險管理工具,更提升了中國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王寧)





掃一掃分享本頁

